「世代差距」存在嗎?

A+A-
「世代差距」在髮型上很明顯,事實上又存不存在? 圖片來源:flickr

「世代之爭」是近年熱議的議題之一,指世代間的差距推使不同年齡層的人價值衝突、互相指責。傳媒常標籤的八、九十後,就是坊間對世代的負面批評。如穿上學術的道抱,「嬰兒潮世代」、「X 世代」、「Y 世代」等字詞同樣分析世代特質,但看上來正經點,少了分諷刺。有論調指,「世代」的實際語意難以捉摸;又有指,世代分析有助我們了解世代變化。那麼,「世代差距」真的存在嗎?

世代普遍以出生年份作計算,加上特別的歷史時期作分野,但是世代之間的界線模糊不清,不時重疊,讓「世代」成了一個有欠準確的概念。
世代普遍以出生年份作計算,加上特別的歷史時期作分野,但是世代之間的界線模糊不清,不時重疊,讓「世代」成了一個有欠準確的概念。

所謂「世代」,通常意指出生在歷史上特定年代的人群,其成長背景跟國家當時的社會文化環境有莫大關係。例如「嬰兒潮世代」(Baby boomers),二戰後,全球生育率急增,這詞因而受廣泛利用為 1945 年 1965 年間出生的人的代名詞。嬰兒潮世代在成長後擁有的消費力和地位,使他們到現在還是經濟市場的推廣重心。

多年來,學者都喜歡利用「世代」之概念,論述社會和文化轉變。如政策研究員,長期也在觀察嬰兒潮世代對經濟的影響力;「衛報」也透過此角度介入「世代不平等」的問題。日本也有「寬鬆世代論」,說 1987 年後出生的人受寬鬆化教育影響,學習力較低,職場工作較散漫;回到本港,呂大樂教授亦著有「四代香港人」,分析各世代人群的精神面貌變化。

「世代」分析方法讓人能更深入、清晰的了解人群間的分別,及至背後的政經變化。例如,出版 Generation Me 的作者 Jean M. Twenge 透過調查數據,深入研究新生代的公民參與和物質主義程度。另外,他亦參與著作的 Generations: The History of America’s Future,1584 to 2069 的 Neil Howe 形容,1961 年至 1981 年出生的 X 世代父母多數分開,是美國受最少培育的世代,他們長於生育率跌至新低、離婚率急升的時刻,當時的文化普遍抗拒生兒育女。

「寬鬆世代又如何?」的劇照,內容講述講述日本 1987 年後出生的「寬鬆世代」的「特質」。
「寬鬆世代又如何?」的劇照,內容講述講述日本 1987 年後出生的「寬鬆世代」的「特質」。

雖然「世代」的確有助我們理解社會發展趨勢,然而,不少評論指, 「世代」不外乎是將一連串刻板定型、「特質」套進生長於那特定年代、地區、種族的人身上,過份武斷。這忽略了「世代」內部的複雜多元,而現實是人們的性格可能與學者所定義的完全相反。有報道更指,在某些領域,如音樂,世代差距已死(Generation Gap is dead),不論男女老幼都可投入其中。

「華爾街日報」的專欄作家 Jo Craven Mcginty 指出,學者明白「世代」分析有缺憾,但之所以會繼續應用此框架,乃因一定程度的武斷實在無可避免。雖然世代分野模糊,但特定時期的歷史脈絡,必會與個人身份的形塑有關,像美國杜克大學 Angela M O’Rand 博士所說「有些事情會讓世代有共同意見、共同經驗,以及一個與別不同的集中趨勢(central tendency)」。

不論「世代」這概念能否準確描述一代人的共同核心精神信仰,我們總有著「你我之分」,難免在言談間「話當年」,講起關於「我們那些年」的事,又批評一下「那些後生」,但如果只有單純的標籤,沒有理解,只會有害無益——「世代」間的異同一直存於人們心中,唯有真誠溝通,才是化干戈為玉帛的良方;否則分歧只會更大,世代如是宗教如是國家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