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動物喜歡被人摸?

A+A-
摸動物不止令人幸福,動物也會產生幸福感。
摸動物不止令人幸福,動物也會產生幸福感。

狗鍾意人摸,鬣蜥鍾意人摸,貓頭鷹鍾意人摸,連也鍾意人摸,甚至有狐猴被摸上癮。動物享受人類愛撫,原來既是社交娛樂,也是求生技能,背後都有科學根據

野生美洲鬣蜥(Iguana)並非群居動物,但又似乎頗為享受被人摸頭。日內瓦大學行為生物學教授 Roland Maurer 解釋,背後必然源自某種快感。「一定有某種機制令身體接觸產生快感,否則愛撫不會受動物歡迎。」快感的來源是化學作用:「身體接觸會觸發荷爾蒙,特別是催產素,一種促成親密關係的化學物質。」

狐猴雖然喜歡同類愛撫,但也十分兇殘。
狐猴雖然喜歡同類愛撫,但也十分兇殘。

身體接觸會觸發快感,動物自然會追求這種行為,進而演變為物種習慣,促進群體社交,即是當人類撫摸動物時,其實利用了動物界的溝通方式。「假如缺乏這種快感機制,動物會傾向單獨生活。」快感機制有助緩和同類之間的攻擊性,競爭與合作兩種衝突思維得以共存。不過,也有動物既愛互相撫摸又極兇殘,例如狐猴相殘至死的機率就高達 17%。

日內瓦大學遺傳學教授 André Langaney 認為,撫摸行為原先出於求生需要,後來演變成尋求快感的方法。「快感是演化機制促使行動的手段。假如社交生活毫無快樂可言,就不會有動物社交,變相危害物種的生存機率。」

因棲身地劇減,紅毛猩猩由獨居動物演變為群居動物,發展出互相撫摸的社交習慣。
因棲身地劇減,紅毛猩猩由獨居動物演變為群居動物,發展出互相撫摸的社交習慣。

動物界的複雜認知技能並非承自遺傳,而是從後天學習而來,因此環境改變,社會層級與行為亦會隨之改變。例如紅毛猩猩本來是野外獨居動物,但因棲身地持續被破壞縮減,在狹小地方生活一段時間後,便逐漸形成社交群體。「紅毛猩猩開始互相觸摸,發展出團體姿勢,一如其他社交人科動物:黑猩猩(chimpanzee)、倭黑猩猩(bonobo)和大猩猩(gorilla)。」

然而貓可能是例外:一時渴望愛撫,一時討厭接觸,為甚麼?如果極度痴纏,可能是有心理問題,例如緊張、不安、缺乏母愛或難以適應環境;如果是孤高派,坊間也有調教貼士,促進人貓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