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有內疚感,是社會良知之始?

A+A-

不得不說,世界上有太多人已不懂得內疚,做錯事不願承擔責任,面對謾罵,也只會唾面自乾。研究人員認為內疚就正是兒童良知之始,有了內疚,才能自省,是以家長應積極培養孩子會內疚的心,讓他們成為良心一代。

德國研究人員數年前已著手探索小孩的道德良知。他們邀請了一群 2 至 3 歲的孩子到實驗室玩彈珠賽道。研究人員向小孩聲稱這是精心建構的賽道,叮嚀孩子在他們回來以前千萬不要弄壞。不過,彈珠在運行了數次後,會自行撞壞部分軌道,研究人員回來後,先是佯裝發出輕嘆,然後問孩子發生了甚麼事。許多 2 歲的孩子似乎會同情研究人員的困境,而 3 歲孩子除了同情之外,若認為是自己造成事故時,更可能表示後悔,並試著修復軌道,而這種行為取決於他們是否具有責任感。

內疚與所謂的悲傷、恐懼和憤怒等基本情緒不同,隨著兒童日漸掌握社會和道德準則,內疚就會慢慢出現。孩子並非天生就知道如何說「對不起」,日漸長大才學會這種表達,以安撫家長、朋友,以及回應自己的良知。維珍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心理學研究員 Amrisha Vaish 是研究兒童內疚問題的學者之一,她指兒童這種行為可見到「真正的內疚以及真正良知的開始」。

彌補匱乏的同情心

更易內疚的孩子,會更易與人分享。

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教授 Tina Malti 的研究工作亦表明,內疚或可能彌補一些情緒上的不足。有些同情心不夠的孩子可以通過體驗更多內疚來彌補,反之亦然,高度的同情可以代替低罪疚感。

在 2014 年一項研究中,Malti 及同事研究了 244 名分別 4 歲、8 歲和 12 歲的兒童。受驗的孩子們得到貼紙和朱古力金幣,並有機會與陌生孩子分享,研究人員結合監護人評估,觀察每個兒童的整體同情水平。低同情度的孩子分享多與少,似乎取決於其本身是否容易內疚 ——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變得愛分享,但那些更易內疚的人,會分享得更多。

Malti 說:「這是有利社會的表現(prosocial),因為我們會將心比己,或者因為自己所造成的傷害而感到後悔。」她將內疚描述為一種自我製造的情緒,即當行為方式與良知不符時,就會引發這種情緒。如果小孩想想被偷去玩具車的同學的感受,就可能會對自己的小偷行為感到齷齪,然後放回玩具。內疚變相鼓勵人們去彌補錯誤,並修復關係。

健康的內疚

在固有概念中,內疚令人痛苦,所以多被視作負面情緒。但這種理解已經過時,Vaish 指,對情感的理解不應非黑即白:「要重新思考內疚是甚麼,以及內疚可以起到甚麼作用。」

若你仍認為這會令孩子難受,可以將其看成一種普遍性的內疚:並非要孩子受辱、貶低他的存在,或對自己未能控制的事而感到內疚。健康的內疚,是父母先不要向兒童暗示事情是好是壞,反而要將其行為和結果扯上關係,讓孩子思考怎樣修復自己所造成的傷害。在同理心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的紐約大學名譽教授 Martin Hoffman 稱之為「基於同埋心的內疚感」。例如:「你哥哥哭了,因為你剛剛把他的玩具扔進馬桶。」希望孩子能夠為其行為作出補償,而父母再從中幫忙。坦帕大學(University of Tampa)心理學教授 Renee Patrick 在研究中亦指出,父母在子女少時應訂立策略,如何引起他們這種「基於同理心的內疚」,令孩子更易把公正和誠實等道德概念,轉化為他們自己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