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色的文化史

A+A-
粉紅色過往一直被視為女性化的象徵,但近年有所改變。 圖片來源:Peter White/Getty Images

走過鬧市中的窄巷,粉紅色的霓虹燈管,象徵了廉價和庸俗的色情交易。因此,愛滋病在法國有時被稱為粉紅瘟疫。但對美國的女權運動者來說,粉紅色衣服是向大眾宣示她們性別和社會權利的重要訊號。另一方面,在 18 世紀上流社會,罕見的粉紅色布料曾是奢華風尚的代名詞,但到了 1990 年,當著名歌后 Madonna 在舞台上穿起時裝設計師 Jean Paul Gaultier 的經典之作 —— 那件粉紅色緞面圓錐形內衣,柔和的粉紅色卻帶著濃烈的挑釁意味。

幾個世紀以來,粉紅色背後的社會認同有著巨大變化,它在不同時期曾被認為象徵女性,代表女權,有時它是色情、媚俗,有時它是高雅,甚至含有犯禁的意味。「所有顏色都令人有不同聯想,但我認為粉紅色確實是最具爭議性,同時最分裂的顏色之一。」紐約流行設計學院(FIT)的博物館館長 Valerie Steele 表示:「它能引起人們異常強烈的情緒,無論是好還是壞的方向。」

由 Valerie Steele 所編著的文化與歷史專書「粉紅:一部龐克、美麗又充滿力量的色彩史(Pink: The History of a Punk, Pretty, Powerful Color)」近日面世,並且在紐約流行設計學院博物館策劃了同名展覽。接受 CNN 電話訪問時,Valerie Steele 形容:「粉紅色是一種意義不斷在改變的顏色,社會歷年對它的看法也是。」

儘管粉紅色跟一套固定的女性想像關係密切,不過,在這種顏色最初流行的 18 世紀中葉,它普遍不被認為是陰柔,反而被視為一種暗淡的血紅色,帶有陽剛和軍事意味,相對而言,更常用作形容男孩子。事實上,那年代顏色與性別仍未扯上關係,嬰兒的衣服都傾向是潔淨的純白色。

龐巴度夫人是一名淡粉色系的狂熱者。 圖片來源:Historical Picture Archive/CORBIS/Getty Images)

在 18 世紀,由於布料染色不易,其時的歐洲貴族,男男女女都喜歡穿著淡粉色系的衣服,並以此作為奢侈及階級象徵。路易十五的著名情婦龐巴度夫人,就是其中一名淡粉色系的狂熱者。在 1757年,法國瓷器製造商 Sèvres 更將一種新出的粉紅色命名為「龐巴度粉紅」(Rose Pompadour)作紀念,後世不乏仿效者,令粉紅色開始沾上某些女性魅力。

據 Valerie Steele 的看法,把粉紅色和女性氣質緊扣在一起的社會認同,是到了近代才成形的文化,並可能始於 19 世紀中葉。「因為當時西方國家的男性衣著漸漸傾向黑沉、暗啞色調,而鮮明和淡淺色的衣服,則相對成為較多女性的選擇。因此,粉紅色的女性化由此而來,亦表達一種精美的衣著風格。」而這時期,粉紅色也逐步延伸到它附帶的色情意象。原因是粉紅色內衣當時變得愈來愈普及,在男性主導的社會中,它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女性的身體,並暗示著裸露和性的誘惑。

在 19 世紀末,隨著社會的工業化和生產模式的轉變,廉價染料大量湧現,更能做出明亮和鮮豔的著色效果。如是者,曾經索價高昂的粉紅色,便從貴族專用變為勞工階層的大眾選擇,它走進主流,甚至被當時的妓女大量應用,經歷了一個從優雅到媚俗的過程。

其後,在上世紀 50 年代,粉紅色的性別指向則更為明顯,據 Valerie Steele 的解釋,被社會普遍認同的「女孩是粉紅色,男孩是藍色」的刻板印象,完全歸功於戰後美國的品牌推廣和市場營銷,商人鋪天蓋地塑造了何謂女性氣質。「哪種顏色能夠代表哪種東西,都是由社會決定的。當出現這種二分觀念時,粉紅色亦予人一種輕浮不認真的感覺,這跟傳統社會慣於貶低女性的心態有關。」

在 50 年代之後,粉紅色再度獲得社會上的新定位,譬如說,透過甘迺迪夫人及瑪麗蓮夢露等知名人士,粉紅色重新成為奢侈氣派的象徵,而同一時間,在龐克音樂和嘻哈文化中,它又帶著叛逆、前衛的玩世意味。不過,Valerie Steele 認為,在普羅大眾層面,粉紅色仍然是輕挑、媚俗和廉價,觀感傾向負面。在歐洲國家和美國,它曾一度成為人們最反感的顏色。

在過去的兩年裡,當 Valerie Steele 開始關注不同顏色的歷史時,發現人們對粉紅色的看法已經出現改變。「我們觀察到,粉紅色在千禧世代漸漸變成一種『它』(中性),同時被女權主義者借用為強大的社會政治標誌。」

她補充道:「近 150 年來,粉紅色與陰柔、女性氣質的連結,今日受到了不少挑戰。它現正處於一個很『酷』的階段。從當下來說,它不但是時髦的,也是雌雄同體的,而且充滿力量。」

 

同志平權運動中,粉紅色已成為代表顏色。

但在歐美社會以外,綜合 Valerie Steele 觀察所得,粉紅色在當代不同國家陸續產生了迥異的文化意涵。亞洲國家似乎比西方更鍾情於粉紅色,她尤其提到在日本的角色扮演(Cosplay)文化中,粉紅色融入了「羅莉」(Lolitas)風格,表達了一種像洋娃娃般的「青春可愛少女」概念,而粉紅色成為日本次文化的標誌。

然而,在印度的文化氛圍下,粉紅色又一直被認為是兩性通用的色調,特別在印度北部的 Rajasthan,男性普遍都會穿著粉紅色的衣服、飾物和頭巾。

粉紅色如今也漸被社會接納,成為一種代表抗爭和關注不同社群的顏色。譬如說,曾被納粹在集中營用作識別同性戀者的粉紅三角形,自 70 年代起則反過來為當代同性戀運動的象徵,並且與 LGBTQ 性小眾社群聯繫起來。

Valerie Steele 形容,粉紅色目前正經歷著世代轉變:「社會對它的印象,逐漸不再是一種指向幼稚、過度性化(over-sexualized)的色調。人們普遍意識到,粉紅色可以是美麗而有充滿力量的,它女性化,同時代表女權。男性也轉向接受它 —— 就像當初 18 世紀那樣。我們正在重新建構粉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