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化進食:愈傷心愈吃,愈吃愈傷心

A+A-

網上流行的一張 meme 這樣說:你傷心所以你吃東西;你吃東西所以你肥;你肥所以你「又」傷心…… 這樣的惡性循環,往往是情緒化進食(emotional eating)種下的果。例如分手後捧著一盒雪糕大啖吃,或是工作煩惱時來一排朱古力,當下是爽了,過後就重了

研究認為,當我們無法有效調節情緒,即情緒失調(emotional dysregulation),情緒化進食便成為紓緩情緒手段之一,亦是其中一項導致體重和身體質量指數(BMI)上升的原因。

「情緒失調」到底應該從何説起?當中可以劃分成三大過程:理解、調節和行為。「理解」指能夠鑑別情緒,難以對情緒作出描述的個人特質,則被稱之為情緒失讀(alexithymia,又稱述情障礙);「調節」則是指我們用於減少或管理負面情緒的策略,包括做運動、深呼吸、冥想等,進食也是其中一種。抑鬱和焦慮的水平、性格急躁等因素,都會影響人們調節情緒;最後,「行為」則指我們面對特定情況作出的反應。

問題往往出於「調節」之上,若這一環失控,就容易產生暴食行為。因此,若要打破惡性循環,好好管理體重,便要理解自己的情緒,以及其與飲食之間的關係。

有網民把肥胖、不快和暴飲暴食之間的惡性循環製成 meme,嘲人自嘲。

最近發表於期刊 Appetite研究,著眼於情緒失讀與情緒化進食之間的關聯。情緒失讀是每個人都有的特質,只不過程度不同。研究團隊發現,年齡介乎 18 至 64 歲的受驗組中,情緒失讀會導致抑鬱和衝動行為。另一組年齡介乎 18 至 36 歲的受驗學生組內,難以辨別自己情緒的人,普遍都有較高的 BMI。

此間關係一環接一環。情緒失讀的障礙會間接產生抑鬱、焦慮和衝動的行為,進而發展成用情緒化進食的形式表達出來,再影響到 BMI 的增長。

也就是説,當人們無法讀懂自己的情緒,會令心靈更脆弱,更容易有抑鬱和焦慮的情況,繼而更傾向衝動行事,因此會衝動地進食,以即時、短期地紓緩負面的情緒,結果自然就是不知不覺在進食中變得更肥。

過往人們只會說,有負面情緒應該做甚麼,事實上,我們更應該分析出有甚麼令我們有負面情緒。情緒化進食雖是其中一種應對策略,但我們不能一味選擇朵頤大嚼。反之,冷靜下來,嘗試理解自己的內心,整理和分析當刻的情感,有助壓制我們口慾發洩的衝動,長遠來説,對自己的身體和心靈都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