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英國國會排排坐的奇趣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好多香港人看見英國國會坐得水洩不通,覺得甚為有趣。

的確,如果對比香港立法會的座位,維園阿伯應該有大條道理指著英國人的鼻子,取笑他們寒酸:「看看我們地方多寬敞,議員多尊貴,哪裡像英國這些癟三,一群小學生排排坐?」

放眼四海,英國國會這種排排坐的狀態,實屬獨此一家。由這種獨有的排座(bench),又衍生出「後座議員」之稱(Back-bench MP)。

首先,英國「過去」(必須強調是過去)有強大的保守主義根基,對於傳統、儀式、古蹟等立國之本,最為注重。而且,英國國會號稱議會之母,是近現代民主的搖籃,因此,務必盡量保持國會原有的模樣,屬天經地義。

其次,撇除文化象徵意義,其中不無現實因素,理由大概和唐寧街 10 號首相府類似,即沒有政黨在執政的時候,甘冒天下之大不韙,或者下台的風險,動用大筆公帑興修新的國會和首相府,罵名自己來揹,卻留給下一任去享受,豈不成了傻仔?

同時也證明,民主制度,在某程度上確能有效遏制政府亂花錢,因為從最消極的角度,僅僅是出於私心,執政黨就不會做任何事去「益」反對黨,心血來潮加薪發福利,修修補補搞面子工程,這些小動作,都是一個不小心便陰溝裡翻船。但是不必承受選票壓力的政府,當然就沒有後顧之憂囉,官員、議員、公務員,好處大家享,佔用最好的地皮,享受最好的景觀,門高狗大的官威,人人有份,就不怕遭人指責了。

除此之外,英國國會保持排排坐的傳統,更重要的因素當然是議事氣氛,而這是中國人很陌生的概念。

今天的中國是一個對於 intangible 的東西十分遲鈍的社會,因而才會滿足於千篇一律的規劃設計,而渾然不覺這種局面的刻板、呆滯、死氣沉沉,對於人的精神造成的損害。

1834年英國國會,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英國國會議事堂的 bench 有 427 個座位,但如今議員人數已達 650,如果遇上重大議題,或首相問答會,幾乎滿員出席,許多人入場就只能拿到站票。這種日子,議員一大早就要去國會門口預先留座,留座的票又稱 “Prayer card”,入座前有三分鐘的禱告時間,按老規矩是背轉身,面向牆壁,這是當年為顧及天主教徒信仰而留下的傳統。

這種競爭留座的方式,從一個側面反映,議員日常也要為自己的議席奮鬥:提早留座,佔據好的座位,方便搶先發言,或避開自己討厭的人。久而久之,如果一個議員表現出色,成為議會裡舉足輕重的人物,則他的座位,將獲得其他議員的默認,慢慢變得固定,這便是地位了 —— 對於從政的人而言,是最值得奮鬥的目標之一。

排排坐,另外一大好處是消弭距離感,兩黨議員好像球賽兩邊的擁躉,同氣連枝的感受更為強烈,促進辯論氣氛變得熾熱,肩並肩一起叫好或者喝倒采,這才來勁啊。如果像香港立法會那樣,個個離得老遠,直如一個個小山頭林立,想要隊友助威也難。

當然,排排坐不分男女,也不分初哥和元老,座位之間不設扶手之隔,從表面上便可體現出人人平等;而之所以平等,是因為大家都認同議會民主的文明價值,這種擁擠排坐的場面,哄堂吵鬧的氣氛,作用如同一個丹爐,不僅提煉議員,也提煉民主精神,令所有人繼續凝聚於此,繼續拱衛這座殿堂—— 雖然這一點,在當今的英國,令人不太樂觀。

關於英國國會的獨到之處,前首相卡梅倫形容:乃是「一半似博物館、一半似教堂、一半似學校」的混合物(Half like a museum, half like a church, half like a school),這句話透徹精闢,切中本質,就是他的數學不太好。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