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

|共20篇|

卡梅倫重返政壇,為何因而成為「終身貴族」?

本已在 2016 年先後辭去英國首相、國會議員職務的卡梅倫(David Cameron)意外重返政壇,獲首相辛偉誠延攬入閣擔任外交大臣,英國媒體形容消息「令人震驚」。其入閣方式在今天看來也相對特別 —— 以終身貴族身份進入上議院,再擔任部長。

被指控或入獄,可以當美國總統嗎

在涉嫌推翻 2020 年大選的調查中,美國前總統杜林普面臨聯邦指控(federal charge),四項控罪包括串謀詐騙美國政府、妨礙官方程序、侵犯公民權利、干擾證人;正爭取成為共和黨候選人的杜林普團隊形容事件為政治迫害。不過即使受刑事起訴,杜林普依然可以獲得總統大選提名,因為美國憲法並沒有就相關指控限制當事人的參選資格。

波多黎各今年能成為美國第 51 州嗎?

波多黎各作為美國其中一個非建制屬地,不像其他美國 50 州與聯邦政府以不同方式分享權力,波多黎各乃根據憲法條款而受國會權力約束。不是建制州份,或者令波多黎各人有點尷尬。今年 11 月在當地舉行的公投若具法律約束力,可能會決定波多黎各要申請成為美國第 51 州,抑或尋求完全獨立。

唐明:英國憲政的魔法

憲法是不成文的,隱約而模糊,卻能奠定為國本,其主要特徵在於尊嚴(Dignity)。而尊嚴是虛無飄渺的概念,一般國民如何領略呢?那就需要君主了。同時,君主又不能擁有實權,否則便失去神秘、超然的意義,喪失代表憲法的尊嚴。又要有無上的尊嚴,又要有無上的權力,讓別人怎麼辦呢?那樣的政治當然是很恐怖的了。

沙俄國家杜馬:議會失效,革命先聲

在世界各地,從古至今,不少獨裁國家都會舉行所謂的「民主」選舉和沿用國會制度,一來意圖分化激進和保守的反對勢力,二來是為獨裁者披上民主的外衣。然而,這種假民主制度,若果做得過火,可能反過來激起民憤,令獨裁者賠上政權。沙俄帝國末年,失敗的國家杜馬改革,就被認為是 1917 年二月革命其中一個起因。

彈劾總統成敗關鍵,盡在共和黨人手中?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宣佈,正式對總統杜林普展開彈劾調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政治新聞數碼總監 Zachary B. Wolf 撰文,認為最終將難以成事。美國史上從未有成功彈劾總統的案例,而更重要的是,這次與在彈劾前已辭職的尼克遜,以及遭遇彈劾的克林頓有所不同 —— 因為從一開始,便難以令參議員倒戈。

最高法院裁決,將改變英國憲法傳統?

英國最高法院 11 位法官一致裁定,首相約翰遜早前建議女王,暫停議會五星期屬違法。裁決意味國會議員接下來可能阻止約翰遜的脫歐計劃,並引起約翰遜能否繼續擔任首相等疑問。英國「每日電訊」及美國「華盛頓郵報」更分析指 ,是次最高法院的裁決,揭示英國數百年來作為不成文憲法(uncodified constitution)國家的傳統,將有一部分由成文憲法所取代。

選舉網上投票,還未是時候?

近年,不少國家參與選舉的人數均見減少。如果投票能夠更為方便,例如容許選民網上投票而不必特意前往投票站,或許能夠吸引更多人運用他們神聖的一票。除非通過郵寄,傳統投票通常在受控的私密環境之中進行;網上投票則為遠程,令人產生欠缺私隱的疑慮。據法國電腦科學與自動化研究所學者 Steve Kremer 所指,要以網上電子投票取代親身投票,還有一段路要走。

這些年,美國政府的停擺常態

由於預算案談不攏,從上周六起美國政府部分停擺。9 個內閤級部門及數十個政府機構暫停運作,估計 80 萬名聯邦僱員需無薪工作或放無薪假,經濟損失或至 20 億美元,準白宮幕僚長 Mick Mulvaney 更指停擺「很有可能」持續至明年。消息似乎聳人聽聞,美國人卻見怪不怪。因為在過去 40 年,類似的情況已經至少出現過 21 次。

邱翔鐘:英國陷入亂局 出路何在?

11 月 25 日,歐盟理事會只花 40 分鐘,就通過了英國首相文翠珊與歐盟談判代表歷經 20 個月的艱苦討價還價後達成的英國退歐協議。但是,在英國方面,情況大不相同,文翠珊想要讓下院通過協議,說她將會大費周章遠遠不足以形容其困難。依照目前形勢,下院幾乎肯定會否決掉協議。

美國中期選舉:年輕首投族成關鍵

美國中期選舉塵埃落定,共和黨於參議院贏下過半數議席,力保不失,民主黨則取得眾議院控制權,時隔 8 年,重奪多數黨身份。今屆政治氣氛更見濃厚,美國民眾投票意欲大為踴躍,尤其年輕選民人數空前激增,更被視為民主黨與杜林普政權平分秋色的關鍵。「經濟學人」分析指出,民主黨對於拉攏年輕選民的態度,較共和黨積極,而且普遍美國年輕人對杜林普的工作滿意程度只有 26%,更有 59% 的年輕人表示他們是「永遠不會」投票給杜林普。隨著新生代的政治覺悟,以及反對黨回歸國會,有政治分析員形容:「對杜林普來說,挫折只是剛剛開始。」

波多黎各會獨立嗎?

波多黎各國會日前決議,今年 6 月 11 日將舉行地位公投,決定正式成為美國第 51 州或是獨立。波多黎各是美國「非建制屬地」,政治義務與權利不對等,不少政經內政須經美國國會批核,包括上一次 2012 年地位公投,即使過半選民屬意成為第 51 州,但公投本身亦無法律約束力,美國國會終以廢票眾多為由束之高閣,是次公投會重蹈覆轍嗎?

杜林普的利益衝突危機

尼克遜說:「總統會做這件事,表示這件事並不違法。」杜林普說:「法律完全在我這邊,總統不可能有利益衝突問題。」杜林普在過渡期間的「外交舉動」涉及前所未見的利益衝突--下屬亦不遑多讓--乃至引起違憲爭議,距離正式接掌白宮還有一個多月,杜林普班子仍未就利益衝突提出妥善方案,美國有何辦法解決這場憲制危機?

隨時核戰:杜林普一按即發?

當日希拉莉警告,勿讓杜林普當選,因為他動輒宣戰,讓這種人掌管核武密碼,實在危險至極。如今「惡夢」成真,核戰豈非一觸即發?實情倒沒那麼兒戲。縱然只有總統可以授權使用核武,但光憑杜林普一人之力,亦無法啟動逾 7,000 枚核彈頭。因為整個發射程序,牽涉不只總統本人,而更重要的是,根本沒有所謂的「核按鈕」,讓他一按就開火。

掟嘢事件簿

掟一隻杯就會喪失文明,相反,不掟杯的人想必十分文明,那麼終日閉目養神、與世無爭的議員就一定是文明典範。政治人物掟嘢或被掟嘢,放眼全球司空見慣,由掟鞋掟雞蛋掟避孕套到掟人掟自己掟催淚彈,皆奉抗議之名,或者行為值得商榷,但掟一隻杯就祭出文明,就未免太大驚小怪了。

准告沙特:伸張正義還是滋養新仇?

美國國會推翻奧巴馬對一項法案的否決,變相允許 9.11 受害者家屬,把有可能牽涉其中的沙特告上法庭。奧巴馬警告,駐外美國人恐受牽連,在海外面臨潛在的訴訟威脅,亦有分析指出,法案或破壞美國與沙特的關係,影響兩國在打擊 ISIS 上的合作。但不少國會中人質疑,沙特這位反恐伙伴,或許曾是恐怖份子的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