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

|共65篇|

首個零垃圾社會,將在丹麥誕生?

香港堆填區即將飽和,政府推出的解決方法之一是垃圾徵費。撇除方案爭議不論,縱然努力減廢,有限的堆填地帶終會被塞滿。丹麥最東部的博恩霍爾姆島(Bornholm)近期亦面對類似問題。為此,當局計劃至 2032 年,島上所有垃圾均要成為可循環資源,建立首個無垃圾社會。

妨礙他人下班就被解雇,丹麥童話般的職場與生活平衡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報告,丹麥是全球最重視家庭與工作平衡的國家之一,幾乎所有的公司都規定一天只能上班 8 小時。在聯合國的「世界幸福國家調查」中,丹麥也名列前茅。根據該國政府勞動局官員的說法:「尊重每個人下班後的時間,建立工作以外的生活空間,可大幅提高國民幸福程度。」

丹麥式幸福:不在於 Hygge 生活,而是 Pyt 思維

與其窮奢極侈,或被世間太多慾望纏繞,不如過著稍為放縱而簡樸的生活,一杯紅酒配電影,或一杯熱朱古力配一本書,度過舒適的夜晚。這種漸被各地都市人推崇的 Hygge 文化,一直被視為丹麥國民快常在的源頭。不過,擁有 Hygge 式悠閒生活,只是丹麥式幸福的一半,畢竟生活不可能完全沒有煩惱和挫敗。幸福有時,不幸有時,還要認識另一個獨特的丹麥語「Pyt」。

Moyashi:聖誕老人暴動

1974 年 12 月 18 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發生了一場騷亂,70 個聖誕老人衝入當時哥本哈根最大型百貨公司中,奪取架上的貨品,再派給街上的路人。這場聖誕老人暴動是由激進丹麥劇團 Solvognen 所策劃,在進行這次百貨公司突擊之前,已持續了一個多星期大大小小的越軌行動。

丹麥爭議:難民應該「放逐」而非融入?

丹麥的移民政策向來嚴謹,早在兩年前就曾立法,允許政府充公難民過萬港元以上的現金及財產。當局近日更進一步,宣布會把申請庇護被拒而曾犯法的難民,以及無法被遣返的人士,扣押在建於無人島 Lindholm 的收容中心。對此「放逐」計劃,移民部長 Inger Stojberg 直言:「他們在丹麥不受歡迎,而他們將會感受得到。」

哥本哈根之健康此中尋

香港人的不快樂舉世聞名,美國民調中心蓋洛普最近發表的年度調查報告指出,香港的快樂指數在全球 55 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尾 7,連健康指數亦曾淪為亞太區最差。想反思為何香港會成為既不快樂又不健康的地區,或想找個羨慕對象?且看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長期位居聯合國幸福指數排名高處,是世界衛生組織健康城市倡議中的星級模範之一。該市衛生局局長 Katrine Schjønning 說,過去 10 年來,哥本哈根的健康政策非常出色,「我們之所以會提到 10 年,因為要改變公共衛生,你需要長遠的眼光。」如何改變?以下是哥本哈根的秘訣。

黃銅鼻樑的他,留下「大數據」,下啟天文新一頁

科學界有不少傳奇,卻鮮有人如丹麥天文學家第谷(Tycho Brahe)般奇特,他的創見,雖大多不為人熟悉,但仍能堪稱天文學界的鬼才,全因他超人的視力,在 16 世紀仍沒有望遠鏡的輔助下,對星體進行最準確的測量。他更僱用尚未出名的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Johannes Kepler)為助手,開普勒就是承繼他的珍貴資料,寫下行星運動三大定律。也許第谷的故事是意在表達「成功不必在我」,在下啟往後天文學界的重大成果。

李衍蒨:肢解 —— 從「蛻繭」到無頭女屍(上)

肢解(Dismemberment)一般都被認為比他殺(Homicide)更為殘暴,這一詞已經撇除了任何意外構成死亡的可能性。從文獻及學術角度來說,肢解可以約分為 4 個類別,以行動動機及目的來區分。當中以「防禦性殘害(Defensive mutilation)」這個類別為最常見。這裡的「防禦性(Defensive )」意指兇手因為想防止被追捕而作出將屍體斬件的行為,以隱藏屍體及方便運送。如果因為一時衝動及激進而移除及殘害屍體上任何部分,則視作為「進攻殘害(Offensive mutilation)」。而「侵略性殘害(Aggressive mutilation)」則泛指以肢解為其中的殺害手法。最後的一種,就是會把屍體的某部位割下來收藏以達至自己的性快感,此稱之為 Necromaniac Mutilation。

【沒外語方言之別】宛如兄弟的北歐語

香港大約有 7 成人能使用普通話,就算不能說,一般也能基本理解普通話口語。這與香港在主權移交後的「兩文三語」政策,以及香港受中國影響愈來愈大有關。廣東話在中國屬於方言。沒有廣東話聽說經驗的中國北方人,大多聽不懂廣東話。一國之間兩地語言不甚相通,在世界另一端,北歐核心三國語言:丹麥語、瑞典語和挪威語,同屬北歐日耳曼語,三者宛如兄弟般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