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

|共133篇|

從上街到流亡海外:緬甸年輕人的掙扎與想望

緬甸軍事政變發生兩年多,走在抗爭前線的年輕人被鎮壓後,有的犧牲、有的坐牢、有的躲藏,亦有不少在海外過著流亡生活。英國廣播公司(BBC)早前採訪過流亡的年輕社運人,其中大多寄居泰國,有個別更視香港為安全避風港。究竟他們是如何出走緬甸,將來又有何打算?

愛爾蘭的反移民暴動的背後:社會矛盾與右翼浪潮

11 月 23 日,愛爾蘭都柏林一所名為 Gaelscoil Colaiste Mhuire 的小學外發生持刀襲擊,引致共 5 人受傷,包括 3 名小童,傷者之一為約 50 歲的疑犯,後來有傳言指他是阿爾及利亞移民。事件激發反移民示威,有人突破警方防線,最終演變成暴動,有車輛被縱火、商店遭洗劫,事後警方出動超過 400 名警員戒備。外界則關注事件背後,愛爾蘭的種族矛盾和右翼浪潮。

民望低企的辛偉誠,該如何決定大選日期?

英國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委任卡梅倫(David Cameron)為外相,非但未能挽救保守黨政府威信,近日更被揭疫情期間揚言應當「任由民眾死去」,更可能拖累保守黨民望。按照法例規定,英國必須在一年多時間內舉行大選,但執政保守黨民望落後工黨多達 20 個百分點,黨內右翼亦另有打算,令舉行大選的時機,成為辛偉誠面對的最大難題之一。

波蘭大選:從電影文化戰到全民公投,用移民議題打選戰

選前一個月,一部聚焦非法移民的波蘭電影 Green Border(台譯:「邊境無間」)上映,儘管該片贏得國際好評,但在國內劣評不斷,鬧得最大聲的是現屆政府。執政右翼法律與公正黨(PiS)黨魁卡欽斯基形容新戲「可恥、令人厭惡和噁心」。隨著國會大選將至,移民議題將更多人討論。

白羅斯人要逃離「歐洲最後獨裁者」,只能靠巴士

白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 2020 年暴力鎮壓全國反政府示威活動,去年更成俄軍入侵烏克蘭助力,多國對其實施飛行禁令及關閉邊境。據法新社報道,目前要進出該國只能靠長途巴士,從明斯克到華沙的行程大約需要 12 小時,且經常延誤,但已成白羅斯人唯一出路。

瑞典為何成為穆斯林國家的頭號敵人?

瑞典近月發生多宗焚燒「可蘭經」事件,惹來穆斯林國家抨擊,更觸發連串外交風波,沙特阿拉伯及伊朗先後召見瑞典外交官,伊拉克下令驅逐瑞典大使,加劇瑞典與穆斯林國家的緊張關係。但有分析認為,伊朗和伊拉克政權正利用事件來轉移國民對國內問題的注意力,俄羅斯也在背後發功協助傳播虛假消息,企圖擴大瑞典與北約成員國土耳其之間的矛盾,阻礙其加入北約之路。

逃出烏克蘭,非洲留學生前路茫茫

去年 2 月底,烏克蘭受到俄羅斯全面入侵,大約 26,500 名正於當地留學的非洲人,也對局勢感到不安。開戰初期,數以千計學生逃至其他歐洲國家。然而,學分不被承認、生活成本高昂及複雜簽證問題,使他們進退維谷。多年努力和學費可能付諸流水,而失去的不僅是夢想,更可能是性命。

5 成機會違反人權法?英國的「非法移民法案」

英國內政大臣柏斐文提出的「非法移民法案」充滿爭議,BBC 體育節目主持人、足球名宿連尼加,就因為在 Twitter 批評該法案,一度遭 BBC 暫停其足球節目。儘管法案目前已通過二讀、英國需要解決大量非法入境難民船隻、庇護申請積壓等問題,但法案是否可行、會否牴觸「人權法」,始終成疑。

關繼威反映的越南船民危機真貌

「奇異女俠玩救宇宙」(台譯:媽的多重宇宙)成為今屆奧斯卡大贏家,兩位得獎者與香港甚有淵源 —— 馬來西亞籍影后楊紫瓊在港出道,最佳男配角關繼威(Ke Huy Quan)是昔日逃港的越南船民。翻查報道,關繼威與家人曾經在 39 年前談及逃難經歷,其中提供了幾個線索,足以破除主流對船民危機的普遍誤解。

為何美國未能解決難民童工問題?

美國「紐約時報」早前調查發現,當地多間企業涉嫌無視法例,非法僱用難民童工。這些童工需要長時間通宵工作,且有可能發生工傷事故,為何美國勞工部發現違規行為亦難以執法,童工打熱線求助也解決不了問題?拜登政府又做了些甚麼防止難民兒童受到勞動剝削?

離鄉別井後,難民面對的身心健康危機

近年全球多國走向獨裁,政局變得動盪,很多人流離失所甚至被迫遠走他國。這班難民因為往日經歷的政治暴力而身心受創,到達其他國家後,又要長期活於貧窮狀態之中,難免出現各種身心健康問題。2022 年,美國加州羅馬琳達大學的研究團隊就在「刺針」旗下學術期刊發表文章,分析緬甸流散群體的健康情況。

戰時在烏俄人,從合法居民變非法移民

自從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大批烏人逃至歐洲以至世界各地,如今仍在適應新生活,但與此同時,17.5 萬名在烏俄國公民,自開戰後未獲政府延長居留許可,淪為非法入境者,部分更被威脅驅逐出境。受影響人士還包括援烏青年,他們一旦被趕,不是回俄坐牢甚至被迫「調轉槍頭」,就是再次離家四海漂泊。

【圖解】世上那些離開家園的人

這些年我們都談離開。是甚麼驅使一個人離開自己的家園?有些人為了更好的選擇,尋求更好的工作、人生發展,也有人因為無法選擇,被各種天災人禍迫著離散…… 根據聯合國移民署發表的「世界移民報告 2022」估算,截至 2020 年,全球約有 2.81 億人口屬於移民(非在出生地居住的人),佔全部人口 3.6%,即約 30 人之中就有一人是移民。

埼玉縣川口市 —— 為何最多外國人聚居?

與東京僅一河之隔的埼玉縣川口市,15 年來吸引各方遊子以此為家,現為日本最多外國人聚居之地。從最初壯大的中國及韓國圈子,到如今越南、泰國、菲律賓餐廳百花齊放,不少庫爾德人亦在附近生活。全國放送協會(NHK)早前實地採訪,探討這些異鄉人在此紛亂世代,選擇於同一座城落地生根的原因。

【Soul Monday】阿富汗女足在異國尋找希望

阿富汗女性要發揮所長,向來極為困難,婦女權益在 20 年間稍有進步,卻在去年 8 月塔利班重新掌權後迅即毀於一旦。當時阿富汗國家女子足球隊前隊長 Khalida Popal 力勸女球員銷毀所有參與這項運動的證據,但她們的足球夢不會就此破滅,像早年受脅迫而逃亡到瑞士的阿國女足球員就一直為夢想而奮鬥。

過濾營 —— 重現人間的二戰恐怖工具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日前表示,開戰以來已有逾 100 萬人從烏克蘭「疏散」。但烏國官員指控,俄軍從侵佔城市帶走數十萬平民,並在強行送俄之前,把他們囚禁於「過濾營」之中,逐一篩查政治立場。有分析指,這類拘留所曾為二戰時期的蘇聯所用,堪稱駭人恐怖。如今普京重施故技,背後的用意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