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中記載著有關磷中毒的資料很多,但真實找到相關的骨頭卻是第一次。不過,由於當時曾經有很多相關中毒個案,相信這些受磷毒影響的骨頭,會陸續隨著考古學的發展慢慢浮現,繼而令到以前火柴對人體造成的傷害,這段歷史不被遺忘。
工人
|共8篇|
法國罷工難再帶來改變?
曠日持久的法國鐵路工人工潮,時間之長打破 30 年紀錄,仍無阻國會昨日通過改革法國國家鐵路(SNCF)法案,雖然工會揚言繼續抗爭,但參加罷工的人數不斷減少,整場運動已難掩疲態。正當左翼分子紀念 1968 年學運風潮及全國大罷工 50 周年之際,不少人都質疑法國工運是否已然沒落,罷工從此再難左右大局?
別再迷信大學了:英國推廣學徒培訓
大學學位泛濫的結果,一面是大學生搵工難,薪酬低;另一面是製造和技術人員出現短缺。面對退歐帶來的不明朗前景,英國政府今年發起「工程年」(Year of Engineering)的宣傳攻勢,大力推廣「學徒培訓學位」。
唐明:反革命的溫床
令人好奇的是,為甚麼「革命群眾」在倫敦發起大集會的時候,居然有更多的群眾義務加入特警(special constables)去維持治安,以防暴亂,難道 19 世紀的英國人也像林語堂筆下的中國人:「本身是最底階層,利益每天都在被損害,卻具有統治階層的意識」?
說的是日本製,靠的卻是外勞
日本法務省公布,截止 2016 年底,居日的外國人多達 238 萬,創下歷史新高,其中留學生約有 27.7 萬人,技能實習生亦約有 22.9 萬人。他們不僅學習知識與技術,近年更開始插足日本製造業。所謂的「Made in Japan」,原來已在不知不覺間,不再純粹是「Made by Japanese」。
陶傑:坐言起行
大選贏得漂亮,入主白宮之後,刻不容緩,到了要交貨的時候了。傳媒對杜林普的偏見很嚴重。「紐約時報」出版人已經認錯。但大亨勝選後,循例見奧巴馬,一對手謙卑地作祈禱狀,垂在胯下,心理學家說他內心慌張。好事者即刻起哄:杜林普本來沒想到贏,只一心搞局,哪知弄假成真,現在心慌了。
到日本實習失蹤,中國人最多
日本從 1993 年實施「技能實習制度」,以協助發展中國家培育人才為名,讓這些國家的青年赴日工作 3 年,學習技能或技術,至今已有逾 21 萬外國人藉此赴日,主要來自中國。但留日期間失蹤的,也是中國人最多,5 年內就有 1 萬人。大部分人寧願充當黑工,也不肯回鄉生活。是祖國太苦?還是日本太好?
戴卓爾主義的終結?
1980 年代,戴卓爾與列根聯手開創新自由主義時代:交易自由高於其他自由;個體和市場之間,不存在所謂社會。國家原子化之下,福利削減、工會式微,人人在自由市場內浮沉,有私利無公益。戴卓爾主義行之三十年後,英國又出現了一位鐵娘子,但此娘不同彼娘,兩人甚至是對立面--起碼金融時報主筆 Martin Wolf 如此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