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世代有沒有未來?

A+A-

不分國界種族,不分性別年齡,地球人最大的共同點是甚麼?

兩個字:購物

今天全世界只有一個帝國,就是物質帝國:人類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擁有這麼多物質:德國人均擁有 10,000 個物件。英國人一共擁有 60 億件衣物,平均每人 100件,十歲兒童人均擁有 238 件玩具。美國家庭平均擁有 300,000 個物件,美國人去年買鞋子、珠寶和手錶的錢一共超過 1,000 億美元。中國阿里巴巴去年「光棍節」當天網購創紀錄,高達 139 億美元。

cover.jpg.rendition.460.707
圖片來源:penguin

英國學者 Frank Trentmann 的新作 Empire of Things,研究全球 600 年來的物質生活:物質的社會意義、購物心理,物慾將引人類走向何處?

鄙視拜物,是長期以來的社會風氣:1574 年倫敦男人如果穿塔夫綢的襪褲,就有坐牢的風險。1866 年德國女人如果被人看見擁有一條僭越身份的手帕,也會被處以鉅額罰款。但即使如此,道德約束、司法制裁,都不能阻礙人類追求物質的胃口:166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運輸 25 萬匹布回國,20 年後,這個數字就增長了 4 倍,達 100 萬匹。1700 年,法國佣工人均花費收入的 10% 買衫,1750 年這個數字即增長到三分之一。

到了今天,佔全球人口 12% 的人生活在美國及西歐,卻佔購物市場的 60% ,美國宜家環保主管 Steve Howard 認為西方社會的購物已到達頂點

購物愈多,浪費愈多,是富裕社會的通病。聖誕節堪稱全球「浪費節」:英國去年製造 227,000 英里長的聖誕包裝紙,可以環繞地球九次;如果將全英國家庭購買的聖誕樹頭尾相連,可以來回倫敦到紐約。

英國每年製造三億噸垃圾,其中包括 915,000 噸手機、電腦、從未拆過封的電視等電子垃圾; 環保團體WRAP 預計到 2020 年,英國人製造的電子垃圾將高達 1,000 萬噸,至少丟棄 400 噸金、銀、白金等貴金屬,價值相當於 15 億英鎊。

美國人均每年丟棄 65 磅重的衣物,舊物回收產業高達 80 億美元,從 2000 年開始,每年增長率達10%。

香港也不遑多讓:環保署的「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統計至 2014 年,香港人棄置電器、電腦,包括家具在內的廢物,每日平均量達 168 噸;家居有害廢物每日棄置平均量有 100 公噸,都較 2013 年有所增長。根據慈善團體曙光計劃的數字,香港人家具棄置率逐年上升:2013 年每日回收家具約四噸,2015 年飆升至六噸。從這個趨勢,可以看到一個怎樣的未來?還是說,你想要一個怎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