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係一個民族:五大準獨立「地區」

A+A-

近日普京公開批評列寧,指責其民族自決政策埋下蘇聯分裂局面。文化、語言及政治的差異,往往導致一地一民追求獨立。加泰隆尼亞領袖承諾脫離西班牙;2014 年蘇格蘭舉行獨立公投;格陵蘭則試圖與丹麥建立若即若離的對等關係;加拿大魁北克省文化自成一國,20 年前早有獨立運動;台灣民進黨大勝之後,統獨問題再次浮上枱面。不論政治運動成功與否,當地人將能從中感受到文化、地域、政治種種分歧,進而建立身份認同。直至今日,民族自決原則依然影響至巨。

巴塞隆拿議會外揮舞加泰隆尼亞旗。 圖片來源:路透社
巴塞隆拿議會外揮舞加泰隆尼亞旗。 圖片來源:路透社

西班牙 加泰隆尼亞:意見不一 扭計為實

加泰隆尼亞自治區位於西班牙東北部,當地居民就獨立議題分歧極大。有人態度曖昧,質疑加泰獨立後是否仍屬歐盟成員國,會否影響就業機會等等。有企業表示已從巴塞隆拿撤資,以防不測。

去年 9 月的地區選舉中,分離主義陣營奪得最多席位,不過民調顯示,750 萬加泰隆尼亞人之中,多數傾向反對獨立,純粹希望在賦稅等議題上擁有更多自主權。獨派自治區主席普吉德孟(Carles Puigdemont)表示,現時屬於「後自治、獨立前」的過渡期,立國之前,加泰隆尼亞人必須在公投中支持新憲法,獲得法律保障。

加泰首府巴塞隆拿環境宜人,吸引不少外來人士到當地置業,催谷當地樓價上升,不過比起其餘的歐洲國家,樓價尚能負擔。縱然居住環境理想,移民要融入社區仍較困難,需要長時間學習當地語言和文化,才能與當地居民混熟。

蘇格蘭人喜歡將心情寫在臉上。 圖片來源:路透社
蘇格蘭人喜歡將心情寫在臉上。 圖片來源:路透社

英國 蘇格蘭:阿爺仲驚過你

2014 年 9 月,蘇格蘭就應否獨立舉行公投,45% 人支持,55% 反對。即使有人以經濟理由投反對票,文化獨立認同感依然強烈,今年 5 月,估計獨立黨將繼續輕取蘇格蘭議會大選,屆時會否觸發另一輪公投,則未可知。

有分析指,蘇格蘭屬軍事重地,一旦脫離,當地戰略核武器必須移除,從而削弱英國的軍事力量以及國際地位。而英國為攏絡蘇格蘭而承諾賦予其「特殊待遇」,又激發其他地區的自治主張,大不列顛未來或變「小不列顛」。

格陵蘭與丹麥要斷難斷。 圖片來源:pixabay
格陵蘭與丹麥要斷難斷。 圖片來源:pixabay

丹麥 格陵蘭:「自古以來」失效

就如蘇格蘭,格陵蘭是丹麥「國中國」。史前時期已有人聚居格陵蘭,挪威人和冰島人從公元 986 年定居於此,1814 年後成為丹麥殖民地。2008 年,格陵蘭人成功爭取更大的自治權,現時擁有獨立司法制度、航空及治安制度,而外交政策和國防則繼續由丹麥掌管。

格陵蘭人口稀少,福利制度依賴丹麥財政支持,因此格陵蘭獨立困難重重。不過,格陵蘭人認為獨立後仍能與丹麥保持密切關係,所以繼續堅持爭取獨立。

因紐特語(Inuit)於 2009 年起成為格陵蘭官方語言,但大部分居民仍然講丹麥語和英語。

約三分一居民(約 20,000 人)住在格陵蘭首都努克,不少丹麥人為石油業和農產業的高薪工作慕名而來。

獨立前的魁北克首府蒙特利爾。 圖片來源:iStock
獨立前的魁北克首府蒙特利爾。

加拿大 魁北克:語言有別成關鍵

魁北克自治區的文化及政治相當獨特。1995 年魁北克獨立公投中,統派以 50.58% 險勝獨派,幾乎脫離加拿大。2012 年獨派魁人黨上台,任內大打獨立議題,雖然出師未捷已敗選,但更多出於人民務實考慮,不代表獨立思潮奄息。據統計,1995 年獨立公投後 3 年,有 28% 的魁北克人認同加拿大人身份,現時降至兩成,而認為自己是魁北克人則有 48%;只有 31% 的法語區外來族群認為自己是「加拿大人」,加國其他地區平均則有 85%。

加拿大省份滿佈移民足跡,而魁北克則是法式地區,受法式教育,令此地別樹一幟,有別於加拿大其他地區。法文列為當地法定官方語言,所有標示均用法語標明,只有大城市蒙特利爾才有英語標示。

民進黨勝出台灣大選,再次掀起統獨問題。 圖片來源:iStock
民進黨勝出台灣大選,再次掀起統獨問題。

台灣:出現更多周子瑜

在此聲明,現今台灣尚未被廣泛成為國家,而台灣社會在台獨上仍有分歧,故仍被視為「地區」。今年 1 月,民進黨贏得總統大選,焦點再次落在台獨上。外界就台獨問題意見分歧,中國大陸固然反對,淡化蔡英文的獲選意義,另外有評論指民進黨任內台灣不可能獨立,亦有言蔡英文將務實推動台獨政策。而民進黨希望減少台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但鑑於台灣四成出口由大陸接貨,兩岸緊張局勢升級,將進一步打擊台灣的疲弱經濟。

不管經濟數據如何,台灣人有自己的國族認同,毋庸置疑。據 TVBS 2013 年公布的「馬習會與國族認同」民調顯示,1,075 位受訪者中高達 71% 民眾希望台灣獨立。可以預見,隨著中國大陸與台灣未來摩擦日多,世界將會出現更多周子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