蝕息都要買!負利率國債的神奇邏輯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圖片來源:路透社

今日負利率時代,持債蝕息之餘,一樣有人入手。歐洲國債之中,有 4 成採負利率,總值三萬億歐元。日本國債則有 7 成為負利率;去年瑞士更以 -0.055厘利率發行 10 年國債,輕鬆超額認購;德國 5 年國債則以平均 -0.08厘發售。貌似瘋狂,背後有何現實盤算?

 

三大誘因蝕息入市

美國聯儲局宣佈暫緩加息,惹來外界猜測會否實施負利率。歐洲多國及日本央行相繼推行之後,負利率作為經濟方針已變成新常態,債劵市場亦不例外。歐洲央行行長 Mario Draghi 一早表明,債券市場必須「習慣」超低利率時代的大幅波動。負利率下,投資者貼錢買國債,當然並非出於愛國;之所以蝕息入市,有三大誘因:

法例規定

各國政府要求金融機構持有一定比例低風險、高流動的國債。據彭博資料,大量持有負利率債券的投資者包括 Pacific Investment Management、BlackRock、Deutsche Asset 和 Vanguard Group 等。

避險

全球經濟放緩,陷入通縮危機,當投資者預期衰退持續,大國國債作為避險天堂,將成資金流向的首選。譬如美、日兩國國債即受投資者熱捧,貪其雄厚資源以及國際貨幣地位。

有利可圖

國債價格不同利息,只要價格升值所得高於蝕息,就有賺頭。譬如日元升值將提高日債收益(以外幣計)。據統計,2016 年至今日本國債盈利率高達 7.3%,瑞士國債亦有 6.5%,短期美國國庫劵則有 3.3%。可說回報豐厚。

日元升值關國債事

利率變為負值,傳統估值方法不再適用。滙豐全球固定收益研究主管 Steven Major 指出,債券撇除票息,即變成石油之類的大宗商品,「純粹押注於未來價格,這並非債券市場應有的作用……十分瘋狂。」

國債雖屬投資選項,但別以為你不投資,就事不關己。現時美、日國債被避險投資者追捧,推高價格,拉低息口。日本近日十年國債孳息一度跌至 -0.085 厘,而國債需求強勁之下,幣值大升,每百日元一度高見 6.8 港元。相信留心市況的香港人,於黑田東彥宣佈日本央行實施負利率之際,一早兌足日元,為每年兩度的日本之旅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