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得多傷氣力,講的是功課

A+A-
圖片來源:iStock

香港的學生和家長聽住:相較其他發達國家的學生每星期只花 5 小時做功課,原來美國的學生每星期要花  7 個小時做功課,原來已經很多了。不知道香港日讀夜做的學生得知後,感受如何?其實這不用多爭辯,打工仔每天上班 8 小時,如果回家還要開 OT,你都會火滾,效率也不會高吧?

將心比己,小朋友上了一整天學,集中力跟耐力已用盡,還要更多的功課?真的是幫助到學生學習嗎?還是僅僅提早將艱深的知識硬塞給他們,讓父母和學校威威?

具資深教學經驗的 Mark Barnes 表示,功課並無助學習,學生和教育機構也不太清楚為何大家要做功課,最後,家長與小孩都因功課忙壞了,「最大的問題是,功課讓學生討厭學習。於教育而言,最壞的莫過於摧毀了小孩的好奇心。」Mark Barnes 在其 20 年的教學生涯也沒有給予學生功課(在香港,他一早給家長或學校處理掉了),而他認為其學生卻可因此享受上課,同時成為獨立自發的學習者。

另一方面,也有教師認為功課是必需的,問題出在功課模式。撰寫有關學習科學的作者 Annie Murphy Paul 認為功課不只可以測量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表現,「而且每次重新提取記憶,也有助穩固學生所學到的知識」。因此,她提議可以就著某個習題,逐次給予一點點功課,不過要覆蓋一段長時間;又或功課的題目是包含數個概念,目標都是讓學生不斷重新溫習已學的東西。

對於功課,除了是要還是不要、或要怎麼樣的功課,或許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功課需要:

根據另一研究,功課的確有助數學學習,但未必幫到學習語文、歷史和科學。其實這不難理解,基礎數學知識,的確可以透過不停的操練來掌握,而語文、歷史和科學的「真正」學習,則出於自身對於那些學科的好奇及探索。

這用以檢視所謂「虎媽教育」,及東西方在兒童成長的表現,其實再好不過。東方家長著重功課的數量,愈多愈好,這正正符合東方兒童的數學成績往往優於西方兒童的認知。而西方教育則著重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及鼓勵其自發探索,不是說他們不努力讀書,而是教育讓他們花更多時間,跟從自己的喜好探索學習。

這透露了東西方的教學目的、文化背景、甚至是政治及經濟發展的分別,不過誰好誰壞?其實不用那麼多數據分析,只要看誰人爭著到誰的學校讀書便知了……身體始終最誠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