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轉全球暖化:「負排放」發電誕生!

A+A-
科學家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發電資源,以碳減碳解救全球暖化。 圖片來源:iStock
科學家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發電資源,以碳減碳解救全球暖化。 圖片來源:iStock

全球暖化有解救?美國科學團隊發明出一種太陽能發電系統,能將二氧化碳(CO2)分解出碳,用於製造納米碳管(Carbon nanotube),即能生產更高效、更廉宜、更環保的電池。科學家預期,這種「負排放」技術不單能應用於電子車、飛機等交通工具,更可用於天然氣發電機,意味即使採用化石燃料發電,亦能達致零排放。

納米碳管(Carbon nanotube)比鋼更堅固、更彈性、導電更強,既可用於小型機器發電,亦能支持大規模供電網絡。
納米碳管(Carbon nanotube)比鋼更堅固、更彈性、導電更強,製作電池既可用於小型機器發電,亦能支持大規模供電網絡。

該太陽能發電系統名為 STEP(solar thermal electrochemical process),由雲德標大學及華盛頓大學共同研發,以太陽能將二氧化碳分解為碳和氧氣,用以生產納米碳管。納米碳管比鋼更堅固、更彈性、導電更強,既可應用於鋰電池(lithium-ion battery),為電子車一類小型機器發電;亦可裝設於鈉電池(sodium-ion battery),支持大規模供電網絡。以目前技術,二氧化碳能夠製造電池約四成部分。

性能方面,納米碳管鈉電池比傳統石墨電極(graphite electrodes)高出 3.5 倍,亦更耐用。以鋰電池每小時一千瓦所耗能源成本為 325 美元計,用於製作納米碳管的二氧化碳每公斤成本則為 18 美元。

華盛頓大學化學系教授 Stuart Licht 表示,STEP 亦可應用於天然氣發電機:發電機釋出二氧化碳,同時提供電力、熱力予系統用以分解二氧化碳,其中氧氣成份再投放於發電機,促進發電效率。

太陽能發電系統對抑制全球暖化有雙重助益:將溫室氣體化為有用資源;以零排防技術取代傳統發電方法。雲德標大學機械工程教授 Cary Pint 表示,STEP 證明了環境污染不但可以彌補,可持續發展亦非夢想。

在低油價時代,使用化石燃料誘因不少。「負排放」系統高效而廉宜,雖然原料比甲醇(methanol)貴,但不失為一個經濟環保選項。許多解決全球暖化的科技早已擺在眼前,用不用端看人類選擇--但人類還有選擇餘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