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難試題 解題都有問題

A+A-

牛津大學萬靈學院(All Souls College)獎學金資格試,人稱世上最難。每年 50 多名精英準研究生應考,僅有兩人中選,中選者可獲 7 年學宿全額資助,另加各類津貼。考生要答兩份一般考卷(general paper),另答兩份專修科卷,科目皆是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以下精選試題,你有信心答到幾多?

圖片來源:iStock
圖片來源:iStock

一般題目

  • 綜觀二十世紀,左派抑或右派獲勝?
  • 知識分子應否玩 Twitter?
  • 國家應否管制邊境?
  • 素食是否未來大勢?
  • 國家應否分發「基本收入」予所有公民?
  • 航空公司應否按乘客重量收費?
  • 「有安全感便有膽」?
  • 囚犯有否權利看電視?
  • 無人機用於戰爭有無問題?
  • 大學之道,在……?
  • 國家管制邊境是否過嚴?
  • 就表達舊時生活的質感,歷史小說家是否比歷史學家做得更多?
  • 現時金融業是否過度膨脹?
  • 「身體觀念的變化被誇大了。」試分析之。
  • 人類能否被迫自由?
  • 詞句如何能夠美麗?
  • 社會應否由司法機關代表?
  • 政策能否仰賴人類理性?
圖片來源:canstockphoto
圖片來源:canstockphoto

經濟學

  • 限制獎金為兩年薪金以內,有無經濟理據?
  • 「均衡」概念對於理解現實經濟行為有無幫助?
  • 小型貸款(Microfinance)比其他貸款形式有何過人之處?
  • 「現代管理技巧有助提升生產力。」試評價其論據。
  • 「集團式經營」有無經濟學基礎?
  • 公司何時應為顧客「買錯嘢」負上責任?
  • 私人供應貨幣(譬如 Bitcoin)長遠有幾可行?
  • 大數據能夠用於解決哪些經濟問題?
  • 國家應否管制人民如何使用養老金?
  • 「發展經濟學對貧窮國家諸多意見之中,鮮有提及發展過程。」同意與否?
  • 為何歐元區財力較強的國家應該扶助較弱國家?
  • 經濟增長與貧富不均有無正向關係?
  • 如何準確測量教育對工資的影響?
  • 通脹目標定為 4% 會否比 2% 更好?
  • 無家可歸者氾濫,是否證明經濟體系出錯?
  • 「禁止賣空」有無經濟理據?
  • 2008 金融海嘯有否削減中央銀行的獨立性?
  • 非洲貧窮國家是否適合推廣廉價出口政策?
圖片來源:iStock
圖片來源:iStock

哲學

  • 人類性別(gender)是否由社會塑造?性(sex)又如何?
  • 於政治而言,憤怒有無合法地位?
  • 現狀(status quo)是否會有道德優勢?
  • 探討思維錯亂如何有助理解思維運作?
  • 情緒能否作為決策的理由?
  • 道歉為何?如何起作用?
  • 事實不明之下,能否出現實質性分歧?
  • 「知道」與「確認」之間有何關連?
  • 在何種情況下,假設(assertion)與/或信念(belief)會指向真理?
  • 「名字」是否與「定義」同義?
  • 「優秀經驗主義者」意味甚麼?
  • 「全知」是否可能?
  • 意義(meaning)最好以真理(truth)的概念來理解?
  • 語義學能否解答形而上學的爭議問題?
  • 陳述能否既有意義,又不涉真假判斷?你的答案對古典邏輯有何啟示?
  • 人不能預知今晚會否心臟病發暴斃,那又從何知道他明日會做甚麼?
圖片來源:iStock
圖片來源:iStock

歷史學

  • 古羅馬的外交政策有無道德考慮?
  • 碑文如何反映出古羅馬語言多元?
  • 古羅馬時期的地理著作關乎地理抑或關注帝國本身?
  • 「羅馬化」、「認同落差」、「克里奧化」(creolization)、「拼湊文化」……為甚麼有這麼多難明的字眼形容古羅馬治下的變化?
  • 考古資料如何有助理解古羅馬的農村窮人?
  • 能否不借助貨幣證據而撰寫公元前三世紀的史書?
  • 在古羅馬時期,沙漠有多大屏障作用?
  • 1870 年以後,醫生對促進公共健康是否貢獻良多?
  • 1880 年至 1914 年間,哪些人搬離歐洲?為甚麼?
  • 優生學在哪些國家最有影響力?
  • 哪些科技發明對促進 19 世紀經濟發展影響最大?
  • 歐洲帝國主義如何影響非歐洲國家的性別關係?(試舉至少兩個國家)
  • 「遷居非歐洲的白人移民與其說馴服自然,更多情況是毀滅環境。」試評論之。
  • 截至 1914 年,歐洲女權運動有否建立到身份認同以及爭取到任何重大成功?
  • 蘇聯政治如何影響其音樂發展?
  • 出版及/或廣播的政治影響力有否被誇大?
圖片來源:iStock
圖片來源:iStock

政治學

  • 兒童的學費和撫養費應該由誰支付?
  • 針對民間領袖的戰時行為是否合理?
  • 假如油價帶來的財富會阻礙民主,其他國家則不然,為何如此?
  • 「憲制之中,透明化與問責制自相矛盾。」試評論之。
  • 「法律最多之時,亦是國家最腐敗之時。」假設法律多寡與腐敗程度有關,反貪腐法例是否包括在內?
  • 「協商是解決戰爭最好的方案:愈快結束戰事,拯救愈多生命;前反對派參與戰後政府,亦有助維繫民主。」試評論之。
  • 在哪些情況下(如有),國際機構會擁有合法權力?
  • 政治引入宗教討論,是否一定不對?
  • 民主體系下,何者應由中央政府把持,何者應由地區機構控制?
  • 為何中共治下從未出現軍事政變?
  • 為何某些非洲國家成功維繫民主,其餘則不?
  • 歐洲內的疑歐派,與美國南北融合的質疑者,有何分別?
  • 「公民參與」概念對政治分析而言有何助益?
  • 何種情況下,人民應接受基因測試?
圖片來源:iStock
圖片來源:iStock

英國文學

  • 以中世紀方式處理「中世紀」三個字。
  • 喬叟是否人道主義者?
  • 為何禮貌會是小說的好題材?
  • 假如將一首流傳在手稿上的詩付梓,閱讀印刷版能否正確理解詩作?
  • 16 世紀詩人 Thomas Wyatt 是否人道主義者?
  • 「Enter the Empress Sonnes, with Lauinia, her hands cut off and her tongue cut out, and rauisht.」試據此分析 1) 舞台指導 或 2) 莎士比亞如何表現女人。
  • 視莎士比亞為詩人,有甚麼含意?
  • 試討論(任一或更多)作家的難以解讀之處(任一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