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瞳行動:你想像不到的澳洲社群

A+A-

文︰護瞳行動傳訊統籌(亞洲)李冠芬

每個群體裡總會有一些人,長期處於下風。比如是班房裡瑟縮一角的同學仔,家庭裡的給忘記的小弟,社區裡的邊緣人。正如,每個國家都會有弱勢社群。我們會想起台灣的原住民,美國的黑人,滯留歐洲的叙利亞難民。澳洲富裕、整潔、安全。但大家忘記了,澳洲也有相對弱勢的原住民。而他們面對的健康問題,與其他發展中國家人民遇到的,不遑多讓。有時候我們會遺忘了他們也是這個社會裡的一分子,更甚是,我們也許有份製造他們的弱勢。

國際眼科組織「護瞳行動」的創辦人 Fred,本身非常關注澳洲原住民的醫療需求。1968 年他在探訪澳洲北部原住民部落 Gurindji 後,對該處眼科服務的落後心感震驚。大量兒童和成人均患有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沙眼,但那時沙眼已差不多在澳洲其他地方絕跡了。Fred 得到來自政府的援助,積極與團隊為原住民清除沙眼,並成功引起澳洲社會關注原住民健康。

與二、三十年前相比,澳洲原住民的生活條件已大幅改善,但他們得到的醫療服務水平,仍有待提升。
與二、三十年前相比,澳洲原住民的生活條件已大幅改善,但他們得到的醫療服務水平,仍有待提升。

實情是時至今日,澳洲原住民仍然受到歧視。住在遍遠地區的原住民仍然無法接觸到優質的醫療服務。這些地區欠缺醫療人員,一些醫務所不歡迎原住民使用,而原住民仍然受制於低學歷、高失業率、欠缺體面住屋設施等問題。因此︰

  • 原住民壽命較一般澳洲人短 10-17 年
  • 原住民母親誕下的嬰兒,夭折率是澳洲嬰兒的兩倍
  • 原住民患上失明的機會率高六倍
  • 超過三成原住民從未接受眼睛檢查,但逾九成的原住民失明個案其實都是可以避免的

我們的渡假天堂澳洲,不一定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天堂。

七歲的 Craig 住在澳洲昆士蘭和北領地交界一個小社區裡,他出生不久便被發現患上白內障,兩歲時在家裡行走,會撞到桌子和椅子。Craig 常常咧嘴而笑,但他固然無法跟正常孩子一起踢球,如果繼續忽視他的白內障問題,在視神經長成後,Craig 便無法再看得見。

與二、三十年前相比,澳洲原住民的生活條件已大幅改善,但他們得到的醫療服務水平,仍有待提升。

IDG12_033

IDG12_040

  • 七歲的 Craig 幼年時患上白內障,好在及發現及治理,他現在已能像一般孩子那樣踢球和上學。

於是 Craig 的父母帶著他,經過 14 小時的旅程,長途跋涉,到達愛麗斯泉接受手術。這對住在偏遠地區的原住民來說絕不容易,因為與眾多直接影響生命的疾病相比,眼疾實在微不足道。醫生給 Craig 的左眼換上人工晶體,就像為一個 40 歲的人做手術一樣。分別是,年幼的 Craig 像換上全新的生命。他的爸爸說︰「Craig 可以上學,可以看很多不同的東西、做很多不同的事,他的人生將會很不同。」

FH70-79_001

FH90_010

This photo should only be used in Foundation produced publications. Is this charlie Bryant? Chip knows who it is and what his aboriginal name is. His advice was that as the man hasn't been identified we can't track permission and that we should go ahead and use the image with the credit that we have on file ie 'Fred Hollows examining an Indigenous Australian's eye' - we could add during the National Trachoma and Eye Health Program and the years if that gave it more bite - 'Photo courtesy of Stephen Ellison/Outline'. There is some doubt that this photo was taken during NTEHP so a decision has been made to exclue that from the caption (12 Jul 2006 XL) *** Local Caption *** Fred Hollows examines an Indigenous Australian's eye. Photo: Stephen Ellison/Outline.

  • 護瞳行動創辦人 Fred 一生關注低下階層的醫療服務水平。在 1960 年代,對於原住民仍然無法獲得與其他澳洲人一樣的眼科服務,深感憤概和震驚。

Fred 曾經說過︰「相互幫忙,是人類固有的美德。」護瞳行動至今仍關心原住民的福祉,如同我們關心其他地區的可避免失明一樣。我們切勿忘記,因為國家富裕,就忽略在暗角裡,有許多人仍需要我們扶他一把,給他們打氣,讓他們嚐到新的機會。無論在尼泊爾抑或是中國的小村莊,或者是澳洲的原住民社區,我們可以透過增加醫療資源、改善醫護人員外展服務、培訓更多在地的醫護人員,以及為當地學童提供眼科健康教育等,減少可避免失明在弱勢社群爆發。

其實,只要多點關懷,又哪會有無法跨越的障礙呢﹖

This portrait of the late Fred Hollows at his surgery was captured by photographer Peter Solness. Peter Solness has given us permission to use this portrait of Fred Hollows in our promotional materials and website gratis. Third party inquiries should be forwarded to him for negotiation. High res scan of photograph is available. Tif file saved onto CD which is stored in archive. www.solness.com.au *** Local Caption *** The late Fred Hollows. Photo: Peter Solness.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