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有關係的,如果

A+A-
電影「小王子」劇照

當你以為就是這樣了,或許有一天你會發現,不一定的。

法國作家 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世代傳誦的作品 Le Petit Prince,讓多少人無法忘懷,甚至是畢生至愛的作品。筆者年少時好奇一讀,雖然沒有愛上,卻一直記得,小王子與狐狸第一次見面時的對話:

「我不可以與你玩耍」,狐狸說。「我未被馴服。」

筆者當時百思不得其解,為何本來是自由自在、生活在大自然環境之中的狐狸,為何為了建立關係,就會要求小王子馴服他呢?查了一查,英文譯本的用詞是 tame,翻譯為「馴服」,確是一種選擇。

年少時太多其他的心思,就沒有追究下去。就如同人生中的種種疑問,難道多想就會有滿意的答案嗎?

I can’t play with you, I’m not tamed. --英文翻譯

後來這書的中文譯本愈來愈多,可能是自己不服氣,每當偶爾見到,就會翻一翻書頁,看看 tame 一詞是否有其他的譯法,看到的是始終是「馴養」、「馴服」、「豢養」等,始終無法讓自己釋疑。

直至最近遇到一本與別不同的譯本,由阮若缺教授翻譯,從原著法文 apprivoisé 翻譯為「親近」,因為譯者認為,之前的翻譯,含有階序壓制的意涵,不會是原作者的意向。

真的,apprivoisé 的原意,與大家習慣的中英文翻譯,有微妙而十分重要的不同。如果追溯此字的古意,你會發現 apprivoisé 雖有「減低野性」之意,但同時亦有讓陌生的變為熟悉的意涵,延伸亦有「友善」之意。

如此看來,雖然可以說是不容易察覺的分別,可是與「馴服」或「豢養」比較,原意是沒有了控制的意味,更加沒有使對方「服從」的壓制。

說回「關係」。

Je ne puis pas jouer avec toi, dit le renard. Je ne suis pas apprivoisé. --法文原文

如同多年來大家因翻譯而對 apprivoisé 原意的誤解(或許也不一定有甚麼誤解,自然有人可以從故事脈絡,或是內心的聲音中,意會到原文的真意),大家如何理解自己與他者的關係呢?

我們內心的最深處,一直渴求與他者互相連結。而我們一直用了甚麼方法,去發展或維繫這些連結呢?控制與服從嗎?有意或無意地,要改變自己或對方的本性?

如果你知道野生動物天生的活動範圍有多遼闊,而有人為了滿足好奇和便利觀賞,硬是要囚養他們在狹窄的動物園牢籠之中,我們十分容易就清楚見到,這絕對是傷害著彼此的關係。

可能有人會疑問,這有甚麼關係嗎?

有關係的,如果關係之中帶著愛。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