冇水散水的瑪雅文明

A+A-
英美考古學家有新研究顯示旱災和社會興衰的相關性。 圖片來源:flickr
英美考古學家有新研究,顯示旱災和社會興衰的相關性。 圖片來源:flickr

瑪雅文明令人驚嘆於,早在新石器時代,他們掌握了精細的農耕技術、具深度的數學和天文知識、建造別具一格的金字塔和宮殿、發明了完整的書寫系統。但及後文明開始衰落,輝煌的城市被遺棄,考古學家一直靠有限的資料來猜測瑪雅文明衰落原因,現有新證據印證,就是瑪雅文明面對嚴峻的氣候變化——旱災

在公元前 1500 年左右,瑪雅文明隨著村落開始形成而生根發芽,在公元 250 年前後進入輝煌時期。瑪雅文明在公元 850 年左右,瑪雅南部低地衰落,北部猶加敦地區的城市在 200 多年後亦面對同一命運。原來雨量的多寡,跟其文明蓬勃有關。

研究員透過分析洞穴形成,可得知當時雨量情況。瑪雅文明蓬勃於公元 250 年至 800 年,正是雨量相對充足的年代。但從公元 820 年左右開始,瑪雅城市便在百年內受苦於斷斷續續的旱災,有些持續超過 10 年。這吻合於瑪雅南部城市沒落的歷史,然而困擾研究員的是,為甚麼旱災不但沒有影響北部猶加敦地區的城市,反而他們還蓬勃發展多 200 年呢?

在 11 世紀瑪雅地區曾出現 2000 年一遇的超級大旱災。 圖片來源:flickr
在 11 世紀瑪雅地區曾出現 2000 年一遇的超級大旱災。 圖片來源:flickr

在去年 12 月發表的研究就發現,北部瑪雅的確亦有受旱災影響,更是不只一次。考古學家通過放射性碳和石器日曆記載,推斷城市的年代。研究發現,在後半 9 世紀的石器日曆記載和木製建築都有所減少,紀年的石器便減少了 70 %。研究員相信,這反映了其時社會和政治的動盪。其後在 10 世紀,北部瑪雅復甦起來,竟又吻合於雨量增加。在 1000 年至 1075 年間,石器雕刻和建築差不多減少一半,正在 11 世紀大旱災發生的時期。

以上印證了社會狀況和雨量的「相關」,但當中的「因果」仍待考證。普遍的觀點是雨量影響收成,從而打擊經濟和政治影響力,社會因而崩解。與此同時,城市間的鬥爭亦有可能引致文明覆滅,如爭奪食物和其他資源。亦有學者相信,瑪雅的農耕方法依靠除林種植,加劇旱災的影響。此外,農業發達讓人口膨脹,難以應對旱災時食物短缺的情況。

瑪雅最為人熟悉的還是瑪雅預言——聲稱隨瑪雅曆週期最後一天,即 2012 年 12 月 21 日,便是末日。瑪雅文明衰落的原因,是不是同樣貼切現今的世界呢?氣候變化、資源短缺、人口膨脹、軍備競賽。最近世界在鬧旱災、水資源短缺,也許學者其實是「知今」來鑑古,以現世的危機來解釋瑪雅文明的沒落,舊預言落空,「新瑪雅預言」又何時成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