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回談到的三部電影,1930 年代的時尚美學,還有更多回顧。正如我所說,畢竟這是一個精神至上的年代,熱愛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顧。何況那是如此經典的年代。
Miss Pettigrew Lives for a Day 巴姐搞轉娛樂圈

談到此片,相信許多人都會記起 Amy Adams 在劇裡穿的一身香檳色的絲綢長睡衣,比現在的兩件套奢靡好多。不過,從 Amy Adams 身上借鑑的地方還有不少。


Cracks 裂縫

從荷里活到英國,風格上似乎收斂不少, 歐洲人畢竟還是更加矜持一些。而當時,東方異域的風格,亦是 30 年代的時尚元素之一。正如 Eva Green 扮演的 G 小姐, 包著頭巾,服飾絢爛,圖案是異國的花草。對於英國來說,東方就是一千零一夜故事。


Atonement 愛.誘.罪

Kiera Knightly 穿的那一襲翠綠絲綢長裙,看過電影這麼久,都記憶深刻,這是當時流行的「古希臘女神風」。對過往時代的追溯是社會大動盪之後的必然結果,時裝設計斜裁大師 MadeleineVionne 推出了一系列以古希臘為靈感的懸垂式女裝。女神造型成為當時必不可少的潮流。當時 Kiera Knightly 捲髮 BOB 頭加以髮卡點綴,就算搭配普通碎花衣服,都有一種花神芙蘿拉的感覺。


Ralph Lauren 這樣評價 1930 年代:
I have always loved the glamour and sophistication of the 1930’s and its Art Deco and Chinoiserie influences. I see it as relevant and modern now.
30 年代的時尚美學,看起來那麼遙遠經典,但是又時時出現在我們的身邊。忽然有個領悟,其實不必急追那些時髦,她可能會繞著時代跑一圈,然後從後面追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