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死人?改寫美劇史的權力遊戲

A+A-
「權力遊戲」劇照。
「權力遊戲」劇照

2011 年 6 月 12 日是美劇史重要的一天——「權力遊戲」艾德·史塔克(Eddard Stark)的死忌,以及美劇人物死亡率開始飆升的分水嶺。

急升的人物死亡率

美劇 2015 – 2016 年度(2015 年 6 月 1 日至 2016 年 5 月 31 日)剛完結,有統計發現今年美劇主要角色死亡人數達 242 之高(這些角色起碼在劇集中出現過 3 集,而且確定不會起死回生)。單以 5 月的數字比較,死亡率由 2012 年 5 月的 20 宗升至今年 5 月的 57 宗,升幅幾乎達 3 倍。

艾德之死

若要回溯美劇死亡率飆升的源頭,「艾德之死」是很好的起點。「權力遊戲」中的正義英雄艾德·史塔克發現皇后與親弟亂倫,意圖揭發,卻因此被反誣為叛國者而被處死。對於這一幕,老牌電視編劇 Javier Grillo-Marxuach 評論:「很可怕,當你以為這個人是主角,他卻死了。」以往這種近乎破釜沈舟的「殺死主角」的行為並不常見,一般只出現於演員合約糾紛中或者劇集尾聲——總之不會出現在第一季第九集。「權力遊戲」劇集改編自同名小說,雖說「殺人」只是忠於原著,但「艾德之死」 仍引來不少反響。而「艾德之死」以後是更多更血淋淋的殺人場面,人們議論紛紛,大量 YouTube reactions 片、tweets、Facebook status、網誌排山倒海地湧來,甚至席捲艾美獎

且看觀眾對「權力遊戲」第三季經典殺戮場口 Red Wedding 的反應。

「一切都是為了反映真實」

讓主角光環不再堅牢不破的「權力遊戲」小說原作者 George R.R. Martin 這樣解畫:「身為作家,我有義務告訴大家真相,而真相是,所有人都會死。」他認為只殺閒角是哄騙觀眾,現實中英雄會死、你的好朋友也會死;一旦作者決定要在故事表達「死亡」,就要責任把它寫得更真實:一個人不會因為長得比較可愛或者是英雄的朋友、又或本身是英雄而長命百歲。無論作者的理念是甚麼,「殺死主角」這種違背故事定律的行為都使「權力遊戲」獲得空前的成功。

不得好死的人物角色

艾德之死所帶來的巨大成功令編劇們蠢蠢欲動。「你會發現『電視業』是一個怎樣的有機體,人們因艾德之死而震驚,然後開始紛紛跟隨其後。」冷戰諜夢的製作人及編劇 Joe Weisberg 這樣說。不斷死人的「行屍」和「權力遊戲」持續高收,使不少製作人誤以為「殺人」就是能醫百病的收視靈藥,於是前仆後繼地仿傚。然而今年美劇接二連三的命案並未贏得好評,急功近利的心態造就的只是單純草率的謀殺,它們對故事情節欠缺意義和影響,只是為了賺取話題度的「植入式」命案;同時廉價的「死亡」使觀眾逐漸免疫,亦逼使製作人製作殺得更兇更血腥。

然而在電視評論員 David Sims 看來,死亡率雖高,但這些電視劇都沒有「權力遊戲」的膽量:「大多數電視劇都不敢真的寫死重要人物,死的都是可丟棄的角色。」

「好死」的標準

那麼怎樣才算是「好死」?綜合幾個老牌電視劇製作人們的意見,「好死」的標準有三:一無可避免、二鋪墊用時、三引起劇情。「作為觀眾,我不希望人物的死亡被視為『被消滅』。它所帶來的衝擊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喚起觀眾的某種情感,人物便白死了。」筆下也有不少亡魂的的美劇「迷」製作人 Damon Lindelof 說:「我們花了整整一季鋪墊才捨得讓 Charlie (美劇「迷」人物)死去,即使如此如果他的死亡沒有在整個劇本中造成影響,一切都是沒有意義。」「處女情緣」製作人 Jennie Snyder Urman 補充,人物的死亡應該引起觀眾的共鳴,在她的劇集中每一個人物犧牲都會引起其他人物的轉變,並有助劇情發展。

「好死」例子:「冷戰諜夢」的 Nina Sergeevna

Lindelof 大讚:「她的死法堪稱完美。」 Nina 之死重點在於,死對她來說是解脫。作為蘇聯反間諜她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她選擇幫助朋友 Anton 聯絡其美籍兒子是少有不是由她的接頭人安排的行動,這雖然間接導致其死亡,但某程度上卻成就了她的正義。另一方面,她的死亦保證了劇集的真實性,因為在那個年代雙面間諜是不可能就此全身而退。「所以死是她唯一的歸宿。」Snyder Urman 說。

哀悼「死亡」

的確如「權力遊戲」作者 George Martin 所說,現實生活中的死亡是隨機的,所有人隨時都會死。電視劇人物的死亡與現實中的唯一不同是它來得比較戲劇化一點——手槍意外走火、手榴彈爆炸、被火車撞諸如此類。然而生命有重量,就算來得多突然,都值得哀悼,而這卻正正是電視劇遺漏的。不論人物死亡的必要性如何,鋪排得巧究一點,不然這不是寫實,而淪為譁眾取寵的屠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