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會的起源

A+A-

「假如婚姻是情侶夢寐以求的長期合約,約會就是最不穩定的苦差,好比無償實習。」「愛的死去活來:約會的發明史」(Labor of Love: The Invention of Dating)爬梳男女交往在美國的興起流變,作者 Moira Weigel 形容約會既是苦差,又是社會經濟產物,而消費社會愈發展成熟,約會就愈辛苦。在約會的遊戲中,不論男女,似乎都沒有贏家。

耶魯大學博士 Moira Weigel 著作「Labor of Love: The Invention of Dating」追溯約會在美國的興起與流變。
耶魯大學博士 Moira Weigel 著作「Labor of Love: The Invention of Dating」追溯約會在美國的興起與流變。

約會有過很多面貌,一開始卻毫不浪漫,甚至被視為「疑似賣淫」。20 世紀初,大批女性從鄉村遷入城鎮做女工,不是與親友擠在廉租屋,就是搬入門禁森嚴的工廠女性宿舍。宵禁、男人免進、缺乏家居私隱,令女工難以結識異性,唯有去公園、酒吧、舞廳、餐廳、廣場甚至街頭「放風」,期望識個好人家,嫁入上流(dating up)。不過,黑人女性僅限做家庭幫傭,被排拒在潮流之外。

Dating 一詞最早見刊於 1896 年,源自當時女性的日程簿,「男人填滿了我的日程」,而且要用「複式記帳」,反映街頭絕對不乏荷爾蒙。由於當時女性工資普遍較低,男人會主動提出請女人食飯飲酒,「前衛」做法卻惹來執法機關的狐疑,懷疑女性假約會真賣淫,當局更曾放蛇拉人;而真心約會的女性則叫「善心女」(Charity girl;或有貶稱 Charity cunt)。

19 世紀末約會文化興起,女性開始在家外結識異性。
19 世紀末約會文化興起,女性開始在家外結識異性。

新式兩性交往,就算未至於驚世駭俗,已令舊派人士相當不安,逆潮流的復古方式應運而生,例如新式旅館「Trowmart Inn」仿 19 世紀中產階級習俗「Calling」,不設宵禁,歡迎男性上訪,鼓勵女性閨中接待追求。根據舊俗,女性 16 歲左右,家族會邀請青年男性上門交流,女性其後亦可發出邀請。

約會流行之前,女性只能在家待 Call。
約會流行之前,女性只能在家待 Call。

但新風氣浩浩蕩蕩,不可逆轉,「富人模仿窮人,中產模仿富人」,化妝本來屬於演員和妓女的「專業」,女性擺脫了「留家待 Call」的規條,也出街爭妍鬥麗一番。夜店舞廳突然流行,化妝變成基本禮儀

年輕世代尤其首當其衝。1920、1930 年代,性與酒精大舉進駐美國校園,青年忙著嘔吐與接吻,加上汽車普及,私隱空間大增,年輕一代不再一心求嫁,約會也變成同儕之間的競技,「學生互相評價各自社會地位:你愈高等,約會愈多;約會愈多,人愈高等。」直至美國加入二戰,男人稀缺,女性才有意欲抓緊異性,轉而追求穩定。

Moira Weigel 認為,60 年代嬉皮「隨性」文化流行,約會並無消失,只是在自由市場下失序。
Moira Weigel 認為,60 年代嬉皮「隨性」文化流行,約會並無消失,只是在自由市場下失序。

美國戰後經濟向好(羅斯福任期後段,失業率一度低至 1.9%,戰後重上 5%),物質富裕,約會花款繁多,消費社會為刺激消費,鼓勵男女瘋狂購物,包括擇偶方面,也應多作嘗試,「不要太早定性」。後來就有狂放的嬉皮文化。

Moira Weigel 認為,籠統而言,約會文化對應社會經濟的變化:戰後 50 年代是經濟及愛情的蜜月期;60 年代嬉皮「隨性」文化流行,約會並無消失,只是在自由市場下失序;80 年代浪漫「專門化」及「市場化」,愈趨講究條件,於是大量配對方式出現,包括現時如 Tinder 的網絡交友程式,雙方自我標碼,物化成浪漫市場的商品。

約會太辛苦,不如不約;結婚太麻煩,不如不結?
約會太辛苦,不如不約;結婚太麻煩,不如不結?

約會又麻煩又物化又浪費又無保障,放棄追求異性,專心做個草食男或魚乾女,會否更加快樂?Moira Weigel 雖然寫到約會煩之又煩,她自己卻在寫書期間結婚。原因簡單:她「戀愛」了。約會從來是戀愛的副產品,心甘情願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