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青年:有票不願投

A+A-
學生政治團體 SEALDs 成員在澀谷街頭舉牌,呼籲年青人在周日投票。圖片來源:路透社

日本舉行參議院選舉,首獲投票權的 18 及 19 歲人士,成為傳媒的焦點。但早前的福岡縣浮羽市的市長選舉,已經適用新「公職選舉法」,讓「一字頭」參與投票。他們有的為盡公民責任,有的想要帶來改變,可惜首投族的投票率,僅得 38.38%,遠低於整體的 56.1%。到底有甚麼原因,令這些青年有票也不投?

過去日本青年給人政治冷感的形象,他們會聊動漫聊偶像聊電玩,唯對政事不屑一顧,但近年大學生政治團體 SEALDs 冒起,大批支持者參與示威抗議,加上日本實行新「公職選舉法」,將行使投票權的年齡限制,由年滿 20 歲改為年滿 18 歲,社會氣氛似在轉變,但原來沉默的仍屬多數。

朝日新聞讀賣新聞在 6 月進行的民調都顯示,首投族對於參議院選舉,無論是關心程度,還是投票意欲,都比整體選民要低。橫濱市市選管選舉課長橋本幹雄亦表示,在為期兩日的提前投票期間,首投族未見踴躍,他以其中一個票站為例,在投票的 2,299 名選民當中,僅得 41 人是 18 及 19 歲。

早稻田大學社會科學綜合學術院教授池谷知明認為,日本社會重協調多於個性,亦視服從老師及父母為美德,若是敢言一點,或顯格格不入,甚至由當成異類,所以較為抗拒表態。「對 18、19 歲的青年人而言,除非他們積極投入政治活動,否則難以了解不同的議題及觀點,成為他們投票的絆腳石。」

雖有學生政治團體 SEALDs 冒起,但日本大部份青年仍對政治不太關心,普遍投票意欲甚低。圖片來源:路透社
雖有學生政治團體 SEALDs 冒起,但日本大部份青年仍對政治不太關心,普遍投票意欲甚低。圖片來源:路透社

事實上,日本政府對青年參政仍有所保留。雖然降低投票年齡限制,又舉辦各種活動,鼓勵首投族參與,文部省亦對高中生解禁,允許他們在課餘時間參與政治活動,但想要參選國會議員,仍要年滿 25 歲或 30歲,而高中生參與政治活動,也需要事先登記。相比香港學生能自由參加抗爭運動,甚至主導集會,市民年滿 21 歲可參選立法會,日本的民主步伐相對緩慢。

但能否推動青年投票,讓他們關心政治,關乎日本的未來命脈。

日本人口嚴重老化,0 至 14 歲的人口由 1990 年的 2,250 萬減至 2014 年的 1,620 萬,但在同一時期,65 歲以上人口翻倍,由 1,490 萬激增至 3,300 萬。而在去年全國選民當中,50 歲以上的佔 55%,20-34 歲卻只有 19%。法政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白鳥浩認為,低生育率及高齡化社會,令年長選民成為重心,青年人所關心的議題,譬如托兒服務嚴重不足,得不到充分討論,因而降低他們的投票意欲。在 2014 年的眾議院選舉,60-69 歲的投票率高達 68%,20-29 歲的比率卻只得 32%。

在日本,年長選民人多勢重,亦較積極投票,較受政治家重視,不少年輕人因而心灰意冷,冷待選舉。圖片來源:路透社
在日本,年長選民人多勢重,亦較積極投票,較受政治家重視,不少年輕人因而心灰意冷,冷待選舉。圖片來源:路透社

白鳥浩指出,年輕一族棄用選票反映意見,將會形成惡性循環,「政策將進一步傾斜向長者,令年青人持續漠視選舉。」21 歲大學生古井康介認同,現時日本的政治家,仰賴長者的支持,致力促進年青人接觸政治的他,希望有桑德斯那樣的政治家出現,為青年人發聲,「(他們)若能得到年輕人支持,以往從沒投票的人,可能也會想投入參與。」

非牟利組織 YouthCreate 負責人原田謙介亦指,現在的日本政客賣弄經驗和知識,卻沒為青年人著想,他認為要讓年輕一族更關心政治,日本需要作出更多改變。「如今 18、19 歲人士擁有投票權,所有人都關注他們如何投票,或者看他們作為社會的一員,會有怎樣的取態。但其實最需要改變的,是成年人。因為整個社會、教育及政治,都有份塑造現在的 18、19 歲青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