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而成美學:日本便當史

A+A-
日本網路舉辦的便當比賽第一名,作品名為「トトロと森の仲間たち」(龍貓和森林之友)。圖片來源:bentoubako.net

日本的「卡通便當」(キャラ弁)於近年蔚為風潮,再次體現了這個優秀民族的心靈手巧,和對美學的執著。然而,對日本母親而言,製作便當是一場家庭形象較量的戰爭,小孩帶鋁箔紙包著的三文治回校這種事,絕對不會在日本發生。BBC 曾製作一條短片,當中有人開班教學,各位媽媽排排坐一起學整「龍貓飯糰」。其中一位受訪媽媽笑言:「快要到運動會的日子了,大家的期望都變得很高,到時又要跟其他的媽媽一起坐,我覺得很大壓力。」到底日本便當是怎麼誕生的?背後的美學又是怎麼一回事?

「幕の内弁当」。圖片來源:Wikipedia
「幕の内弁当」。圖片來源:Wikipedia

便當的日文是「弁当」,其雛形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至 5 世紀的日本,當時漁夫和狩獵的人會隨身攜帶食物,當中包括米飯、穀粒食品、蕃薯等材料,後隨鎌倉時代時「糒」的出現而興起,即是漢語中的乾糧。但普遍人相信真正的便當源自 16 世紀,傳聞當時策動統一日本大業的織田信長,向居住在他城堡內的人民大量派發便當。

及至江戶時代,人們開始在外出至戲院或其他室外地方時攜帶便當,而「幕の内弁当」則在同一時代首次出現,由灑上芝麻的小飯糰和什錦伴碟組成,為悠閒而製,少了實際填飽肚子的作用,這在其名字中早有分曉,「幕の内」意指戲劇的間場,則符合了為閒時所製之意。這種並非「事食慾而作」的概念,為其藝術之路埋下伏線。當時,人們亦開始製作便當來慶祝節日,製作過程和食物呈現的樣貌變得愈來愈講究,自此慢慢成為了一種藝術形式。

在 1968 年,日本鐵路系統誕生,「駅弁」(又名鐵路便當或火車便當)亦應運而生,當中有以酸梅為餡料的飯糰,據聞當時在栃木縣的宇都宮車站出售。

御節料理(お節料理)是日本新年(正月)的傳統食物,放在稱為「重箱」的多層漆盒內,是貢獻給神明的食物,每一項菜式都代表健康、長壽、後代興旺等不同的祈願。御節料理中加入鹽、醋以防腐,變成可以保存幾天的食品,因此就傳統上來說,日本的新年是母親一年中唯一可以休息幾天的假期,因為完成御節料理後的幾天皆不用煮食。然而,準備工作在夏天已經開始,並且一定要選用最優質的食材。

發展到充滿地方特色的「駅弁」。圖片來源:allabout-japan.com
發展到充滿地方特色的「駅弁」。圖片來源:allabout-japan.com
御節料理。圖片來源:matome.naver.jp
御節料理。圖片來源:matome.naver.jp

御節料理本來是要以五層漆盒盛載,但演變至今則多數只使用二至三層便夠。甚麼種類的御節料理放在哪一層也大有講究:最頂層的放置最吉利的食物,即「祝肴」和一種叫作「口取り」(意指小菜,茶前點心)的前菜。第二層放置炸物,第三層則擺放煨燉的魚、菜,亦或會有肉。御節料理應帶有平衡及顏色紛呈的美學,以達到「五味」、「五色」。

演變至今,便當真真正正成為了一種食物藝術,亦轉化成一種社會現象、母親之間的競爭。Anne Allison 所撰寫的文章 Japanese Mothers and Obentōs: The Lunch Box as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 中指出,日本母親會為自己尚在就讀幼兒園或在接受學前教育的小孩創作食物,小孩在學校與其他同學進食,母親或會在旁,而當小孩子齊齊打開便當的時候,大家都會憑著便當內的食物精美及營養程度對母親暗自進行判斷,一場無聲的角力正式開始。

文章中輯錄了一位便當相關雜誌的編輯的言論:「製作便當是母親在孩子第一次上學時最擔憂的事情之一。」背後揭露了日本對於食物展示形式的重視,Donald Richie 早在 1985 年所著的 A Taste of Japan 就有提及,呈現方式(presentational style)是日本人製作食物的首要原則,他們有一套自己的規範,其中一項就是精細度(smallness, separation, and fragmentation),大型的菜式是不被允許的,這樣一來,人們的目光就不會只是集中在一個中心,而是放在眾多偏離中心的部分。但在示現美感的同時,又必須兼顧味道和營養。

讓人驚訝的是,便當更會助長霸凌行為。小朋友曾因為比較誰的便當較可愛而作排擠及欺凌等行為。它所製造的競爭,並非只屬於大人。由此觀之,不難理解日本母親的憂心,尤其對這個凡事追求細緻完美的民族而言,便當所帶來的壓力可謂相當巨大。

日本人重視生活及凡事講求規矩的態度,可謂無人能出其右。而便當所體現人與人之間的比較,並不來自一般人的好勝心態,而是來自追求美學下,無形地所造就的一套社會規範,變成了人們用以審視對方的一套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