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民窟孵化的羽球夢

A+A-
巴西首名羽毛球奧運代表 Ygor de Oliveira,來自距離場館 14 英哩遠的貧民窟。圖片來源:VICE

若論港人關注的奧運項目,羽毛球必佔一席,但在巴西這個主辦國,這項運動並不流行,本地人對其毫無認識,只懂叫它做「毽子」(peteca)。人到中年的 Sebastião Dias de Oliveira 卻雄心萬丈,出錢出力辦學教球,在罪惡溫床的貧民窟,以熱情如火的森巴舞,培育出首名奧運代表,亦為孩子們建立一條犯罪以外的出路。

對 de Oliveira 來說,羽毛球曾是天外來物。在 1996 年,他已是高中體育教師,但看著同事從意大利帶來的羽毛球拍,卻摸不著頭腦。「我還問他『是不是用來打乒乓球?但乒乓球會穿過它吧。』」但這次的機遇,讓他「修正」了人生計劃。「原本我想在貧民窟推廣游泳,但我接觸羽毛球後,發現它是能量和自由的完美結合,最適合用作教育平台。我亦知道這是讓所有孩子遠離毒品的方法。」

De Oliveira 接觸羽毛球後,立志要在貧民窟將其普及起來,幫助孩子擺脫罪惡。圖片來源:CNN
De Oliveira 接觸羽毛球後,立志要在貧民窟將其普及起來,幫助孩子擺脫罪惡。圖片來源:CNN

雖然 de Oliveira 身處的貧民窟 Chacrinha,位於里約西部市郊,居民全是低收入住戶,毒品和槍擊普遍,要將羽毛球這種玩意,從豪華會所移師此處,很多人都認為妙想天開。但 de Oliveira 堅持理想,從 1998 年建造首個戶外羽毛球場,將規模不斷擴大,靠每天親手搭建一磚一木,「興建所用的,都是我的錢、我的汗、我的血。」花上 17 年,他建設出 Miratus Center 這間室內訓練中心,但所做的還不止於此。

De Oliveira 創出名為「Bamon」的訓練方法,利用森巴舞蹈來熟習步法。「本來我用跳繩訓練,但孩子們都不喜歡。我就決定改用彼此都熟悉的事來教,那就是森巴舞。」於是,在 Miratus Center 的球場上,經常可見一種「奇景」:幾十名學童分散在球場上,每人高舉球拍,隨著場內播放的森巴節奏,練習擊球及走位。而正是這種「獨門秘方」,教出了巴西首名奧運代表,他就是 de Oliveira 的兒子 Ygor。

學員親自落場,教訪客如何隨著森巴節奏,練習羽毛球步法。圖片來源:Miratus Association
學員親自落場,教訪客如何隨著森巴節奏,練習羽毛球步法。圖片來源:Miratus Association

Ygor 啟蒙得早,3 歲就學打羽毛球,他形容:「我比球拍還要矮,爸爸要將它截短來迎合我。」自幼練習「Bamon」,亦讓他跑得快兼平衡好。但父親的資源始終有限,想要再進一步,Ygor 唯有上 Youtube 看片,從一眾球星偷師,再憑參加遊戲節目贏來的 12,000 美元(9 萬 2 千多港元),到丹麥參加 3 個月訓練營,與不同對手切磋,令球技特飛猛進。世界排名 63 的他,與頂尖選手仍相距甚遠,但能擠身奧運,從貧民窟走上世界舞台,足以令人鼓舞。

但對 de Oliveira 來說,奧運只是「副產品」,因為他想「製造」的,並非獎牌,而是夢想。「我曾希望利用體育,呼籲更多人為社區提供教育及辦學機會。我認為我已經做得到。」現時他的 Miratus Association,不僅提供羽毛球訓練,還有烹飪、音樂和英語等課程,以及公開試輔導班,為 280 名年齡介 5 至 20 歲的學員,帶來極貧、毒品和犯罪以外的希望,受惠者包括 15 歲的 Luan Bittencourt。

Bittencourt 的父親因與朋友偷車,正在聖保羅的獄中服刑,原本只覺與世隔絕,但看到兒子作為羽毛球選手,接受電視訪問以後,備受衝擊之餘,更感到盼望。「他叫我不要走他的舊路,」Bittencourt 複述:「他讓我在體育上加油,活出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