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期兩個禮拜嘅里約熱內盧奧運就咁完咗,又要再等 4 年喇。今屆賽事最可喜嘅係中國唔駛再屈居美國之下做「千年老二」,最慘嘅係中國係屈居埋英國之後排第三。英國奧運大獲全勝,咁英國足球呢?
「英國隊」只係偶然出現喺奧運足球賽場上,相信大多數球迷都知道原因,係因為英國喺國際足協擁有英格蘭、愛爾蘭、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共 5 個會員國資格,但奧運只有一席,傾唔掂數,所以無得玩。最近一次參賽係 2012 年倫敦奧運,先黎一次五神合體,最後八強出局。其實,撇除會員資格呢個因素,英國係咪夠料踢奧運?

奧運足球最大限制係年齡,規定參賽嘅必須係 U23 球員,另加 3 名超齡球員,所以要踢奧運,一定要有良好青訓先至得。講呢啲?就知對英國有啲難度。筆者根據第二輪英超比賽,手痕做咗個統計,計曬 10 場賽事 20 隊波,有份正選、後備落場的 280 個球員,而又係 23 歲以下、屬於英倫三島球員嘅,總共只有 31 個,其中大戶係熱刺同新特蘭,各有 4 名,呢個數字已經無扣除到一啲越級踢緊國家隊嘅球員(好似熱刺就已經有阿里、迪亞、哈利簡尼一早已經晉身大國腳,有奧運都未必會參賽)。咁即係話,如果踢奧運,就要喺 31 人裡面揀一半黎踢,或者要向次級聯賽落手,教練選擇其實唔多,揀黎揀去都係同一班人,同香港嘅小圈子選舉不遑多讓。
英國青訓唔掂,同英超球隊愈來愈有錢其實有好大關係。因為為咗提高競爭力同埋顧及商業利益,球會傾向於俾錢買入當打球星多過用自家青訓,本地青年軍苦無出頭天,只能外借汲取經驗(最佳例子係車路士),試問青訓又點會做得好丫?而且英超球隊、領隊比較少提拔新秀嘅傳統,比較多用青訓嘅球隊有修咸頓、利物浦、愛華頓、曼聯(費格遜退休後已開始轉變);喜愛用青訓嘅領隊有普捷天奴、雲加。之不過,球隊如果急於拎好成績交功課,青訓球員通常都係最先被放棄嘅一群。英格蘭先唔同荷蘭、西班牙、德國呢啲青訓有系統、聯賽又有用新秀傳統嘅青訓天堂比較,起碼可以學下比利時建立一套完善青訓系統,由足協負責規劃,球會配合,採用相似陣式、俾多啲新秀出場,咁 10 年之後或者可以培養出新黃金一代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