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Spotify 和 Apple Music 等音樂串流 Apps 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年輕一代於音樂上的消費方式亦有改變。縱使外國音樂產業已不再視實體音樂產品為消費市場重心,走向數碼化的大勢,日本依然故我,CD 還是潮物,支撐音樂市場的興衰。究竟,CD 在日本歷久不衰的原因何在?
目前,日本是世界上銷售得最多實體音樂產品的國家,大幅拋離德國、美國等首屈一指的大型音樂市場。宏觀全球音樂銷售額,只有 39% 收入是來是 CD 和黑膠,但是,此數字在日本至少翻一倍。依靠實體音樂產品的銷量,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音樂市場,每年賺取超過 2,540 億日元(約 194 億港元)的收益。
日本無數舊式 CD 舖之所以能在這數碼時代屹立不倒,這筆龐大利潤功不可沒。根據日本唱片協會的資料,日本國內約有 6,000 多間 CD 舖;太平洋另一邊的美國,作為全球最大音樂市場,也只有 1,900 間。這顯然而見的數字對比,揭示了日本的 CD 銷量,真的能撐起一片天。
網媒 Quartz 作家 Mun Keat Looi 指出,日本有別於全球、實體音樂產品仍然盛行的消費模式,可用「加拉巴哥現象」(Galapagos Syndrome)解釋。所謂「加拉巴哥現象」,其根源可追溯至達爾文的進化論,道理十分簡單。
加拉巴哥現象
1835 年,達爾文到訪位於太平洋東部的加拉巴哥群島。當他看到島上多種奇特動物、獨一無二的植物生態環境後,他重新深思物種起源,並提出「進化論」解釋:在孤立的環境中,生物會自行進化適應環境,繼而自成一派,塑造獨特生態。
日本商界以加拉巴哥群島的生態比喻作日本經濟,警惕自己:在孤立的環境生存,等同喪失了與區外的交流,面對甚具適應力的外資競爭,國內的產品或會被淘汰。近代,眾多日本產業都面臨同樣境況,即使日本人率先推出有相機、電郵及 3G 網絡的揭蓋手機,超前世界多年,但這亦代表,他們需要守著揭蓋機及背後的生態,抵抗西方來勢洶洶的智能電話。
同理,多年來,日本音樂市場發展出的獨特銷售模式,亦要處理類似局面。現在,全球音樂界轉移業務,到在音樂平台上銷售單曲專輯,並從平台會員制中獲取收益,像在美國,數碼下載及串流程式已佔市場收益的 68%。然而,日本人並未沒跟從世界潮流,只得 8%。總括而言,有 4 方因素構成 CD 在日本音樂市場歷久不衰的情況。
日本音樂市場特質
1. 產業結構:日本音樂產業結構穩定,1953 年起,即有法例規定 CD 等版權產物有最低定價。縱使唱片專輯較其他國家貴兩倍,日本人已經習以為常,繼續購買。而且,由於生產較易管理,業界亦偏愛銷售實體音樂產品。
2. 租借服務:於外國已是歷史文物的 CD 租借服務,在日本依然興盛。雖然近年租借盈利逐漸下降,但國內仍有超過 2,400 間租借舖。這些店舖仍是有效的音樂推廣場地,提供 CD 零售機會。
3. 偶像文化:在西方已成絕響單曲(CD singles),但在日本還是極受歡迎,足以支撐銷售市場。單是 2015 年,偶像團體的單曲售出過百萬張。迄今,日本知名女團 AKB48 已推出 44 張單曲。歌迷買她們的 CD,不只為了裡面的音樂,更是表達支持。根據 2015 年 Oricon 音樂排行榜,AKB48 以 4 張單曲專輯奪得頭 4 位,總計售出 500 多萬張。
唱片公司利用這種追星文化,擴闊了購買 CD 的想像空間——CD 封套裡,會有特別演唱會、握手會的門票,也有投票卡(供每年「總選」之用)。故此,為了讓偶像勝出總選,歌迷會大手掃入成千上百張同款 CD。
4. 人口老化:偶像文化固然推動了 CD 銷售,但是人口老化更為重要。2016 年日本國內最受歡迎的藝人之中,嵐出道了 17 年,福山雅治已 47 歲,他們的歌迷長大後,消費能力增強,繼續買碟支持偶像。在社會老化問題尤其嚴重的日本,現時消費力最旺盛的,都是生於有買 CD 習慣的年代。
但是,一如達爾文的加拉巴哥現象指出,當生態系統(經濟模式)轉變,動物(消費者)也會隨之適應,雖然日本的適應速度較慢,但音樂數碼化實是不可抗力。據統計,日本網上購物終於漸成大勢,市場持續擴大,快將帶動音樂市場變革。過幾十年,CD 或許就會像 VCR 錄影帶,只存於歷史,暫停生產,屆時,又會否出現另一波像「黑膠復興潮」的 CD 懷舊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