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開學,對莘莘學子而言,是惡夢還是好夢?如果學校能幫助學生找到人生方向,上學就是追尋夢想的好開始。
偉廉從小渴望參與團隊運動,卻只能參加坊間的足球興趣班玩玩,學一般的傳球技巧。自從升上救世軍卜維廉中學後,老師常在空餘時間與他切磋球技,更教導學生積極面對人生,克服挑戰。加入校隊後,他便再度燃起對踢足球的渴望,肯定自己未來的方向。
論資歷、體能、身型、技術,偉廉沒一項拍得上眾師兄,校隊雜務如執波、清理場地等統統落在他身上。由低做起,使他領悟到團隊是一個都不能少的。他慢慢在場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跑又跑不過,腳法又不及他們,唯一辦法就是做多點防守。」後衛或守門正是他那杯茶,但射球破網不是更威風嗎?「其實自己入波不一定最開心,球隊贏到一場波已經好開心。」學校強調的團隊精神,他實踐到底了。

隨著球技漸趨成熟,兼任校隊教練的洪楚英校長非常欣賞偉廉的努力和良好態度,於是鼓勵和推薦他投考香港五人足球代表隊發展。偉廉入選後,得到更多磨練機會,更提升了自我形象和責任感,始在校擔任風紀。
為了拓闊學生眼界和精進訓練模式,救世軍卜維廉中學於 2016 年加入賽馬會學界足球發展計劃。曼聯球星艾雲於 3 月到訪時,獲安排與校隊在場上切磋。校隊每失一球,都叫偉廉見識到世界級的球技,令他大開眼界。在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同學爭先恐後取球星簽名,偉廉沒拿到,卻說:「能夠和球星踢波喎!是否取得到簽名已經不太重要。」
中四的偉廉夢想成為艾雲一樣的職業足球員。在他身上,洪校長看見年少時的自己,直言那年代機會少,只能在家附近的空地踢踢球。雖然沒當上球星,卻當上專業足球教練,後來更成為體育老師,他致力透過團隊運動使學生領悟人生道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強項和角色,應該互相尊重和配合的。」他勉勵說,即使最終不能完全實踐夢想,亦可以重新規劃未來,將興趣延續下去。洪校長不遺餘力引導學生平衡學業和活動,鼓勵他們追尋夢想。他說:「當機會有了,就要談實力,還看自己會不會爭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