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到動物園,不論你心目中的動物園是荔園,還是非洲大遷徙;而某些人也試過拿整個國家所有人當做動物園,還非常殘酷,這些時期包括文革、赤柬、納粹……於 1973 年,天文學家 John Ball 提出「動物園假說(Zoo Hypothesis),認為外星人當地球是他們的動物園,所以一直不接觸人類。現在有天文學家計算出這假說的可能性。不過,如果假說是真的,外星人果然較人類文明……至少不像強國旅客,會用錢掟動物。
動物園假說(Zoo Hypothesis)
建在中國貴洲的 FAST 電波望遠鏡天眼剛正式啟用,視找到外星文明為首要目標。其實,全球天文學家一直努力不懈尋找外太空文明,而為了解釋外太空文明的運作模式,及為何人類一直未能找到他們,衍生無數的模型及理論。其中之一是於 1973 年,由麻省理工的電波天文學家 John Ball 提出的「動物園理論」。他認為我們還未能與外太空文明接觸,是因為外星文明視地球為星際動物園,各外星文明協議努力避開並孤立人類,希望我們活得「自然」,具有「自由意志」,讓他們看到人類最真的一面,情況就好像我們看非洲大遷徙,你硬要去指揮牛羚的走向,就破壞了其自然本性及行為。
但到底這假說有多大可能呢?來自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的天文學家 Duncan Forgan 將「動物園假說」,設定假說成立的前設,並做成電腦模型,模擬其可能性。

500 個文明及 100 萬年歷史
Forgan 認為「動物園假說」要成立,即地球是外星人的動物園,需經過某些程序:首先要選定地球作為動物園,然後又要避免有外星文明不聽話或不知情,誤闖或硬闖地球,就要各文明互相溝通商量決定,包括一致判定地球為保育區,而且要清楚列明動物園守則,整個過程就如人類聯合國的組成及運作。
要協商,即須進行跨星系交流。設定通訊速度上限為光速,確立假說的第一先決條件是,不論是收發訊息兩方,外太空文明一定要夠長命,因為外星文明 A 發一個訊息,外星文明 B 可能要等萬幾年才收到……
第二個條件是文明的數目。生命只能出現於銀河系的適居帶,以二維畫出,以銀河系中心起計,即位處 6 千秒差距(19569 光年)至 10 千秒差距(32616 光年)之間的區域。基於這前設,電腦程式隨意放置文明於此區,並計算兩個文明相會或溝通,並達成協議的可能性。
根據電腦計算所得,若「動物園假說」要成立,最少要有 500 個外星文明存在,而少於此數,或相距太遠,基本上也無法達成共識;然後電腦再推算這些文明的歷史要有多久才能建立有效協議,發現如果文明的延續少於 100 萬年,也是無可能造就動物園共識。
推算當中,不少文明組合也落入此列。但是如果那文明組合,皆已存在過百萬年以上,那就真的很有可能組成星際俱樂部,安坐梳化,飲著紅酒,看著人類的奮鬥與折墮。
總的來說,要「動物園假說」成立,銀河系至少要有 500 個外星文明,並皆存在超過 100 萬年。誠實點,其實這樣的機會很渺茫。即是話人類成為某些人類的動物園籠中獸的機會,遠高於成為外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