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托邦圓夢:莎士比亞書店

A+A-
圖片來源:Pinterest
圖片來源:Pinterest

今年是莎士比亞逝世 400 週年,現時著名的巴黎莎士比亞書店,成立於1964年,也恰巧是莎士比亞誕辰 400 週年。莎士比亞書店在一個獨立有限的小空間裡,經營出文藝的夢幻世界,為後世留下美好傳說——或許這就是烏托邦的意義。

原本的莎士比亞書店誕生於 1919 年,是一場異國戀的結果:店主 Sylvia Beach 是美國人,她從小熱愛法國文學,夢想是在紐約開一家法文書店,但人算不如天算,最終卻在巴黎開了一家英文二手書店。

夢幻般的佳話

Sylvia Beach 圖片來源:shakespeareandcompany.com
Sylvia Beach 圖片來源:shakespeareandcompany.com

書店取名為 Shakespeare and Company,寓意簡單直白:前者是英文的一代宗師,後者代表千千萬萬像店主那樣愛好文學的同道中人。書店一開始就採用會員制,第二個入會的 “Company” 便是日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紀德(Andre Gide)。

緊接著就是「咆哮的二十年代」(Roaring 20s),此時美國文學的風潮也吹到歐洲,莎士比亞書店順勢成為這一代美國作家在歐洲的主要聚點:詩人龐德(Ezra Pound)、「大亨小傳」作者費茲傑羅(Scott Fitzgerald)、為「迷惘的一代」定論的評論家史坦恩(Gertrude Stein),作家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以及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都是店裡的常客。海明威的處女作「三故事和十首詩」,於 1923 年由莎士比亞書店出版,40 年後他在回憶錄「流動的盛宴」中向女主人 Beach 致意:「沒有人比她對我更好。」

更為轟動的創舉是 1922 年為喬伊斯(James Joyce)出版「尤利西斯」,這部作品當時在美國和英國都被禁,Beach 卻冒險在法國推出了英文初版,並極力宣傳法文譯本。可以說,沒有莎士比亞書店,就不會有「尤利西斯」的問世。

但這畢竟是一家私人二手書店,並無商業規模,往往是靠人情在維繫,雖然「尤利西斯」走紅,但書店卻沒有賺到甚麼錢,因為天才如喬伊斯並無理財觀念,生活無節制無規律,經常向 Beach 預先支付稿費和版稅,而這位女士也不會對他說不。果然,莎士比亞書店在 30 年代陷入財困,紀德、海明威等聯名寫信向法國政府求助,親自為書店募集會員,張羅會費,還邀請其他作家一起在書店裡發布自己最新的作品,舉辦詩歌和作品朗誦,這是書店一段夢幻般的佳話。

大時代下的書店

「夢幻歲月」往往需要浩蕩的大時代作襯托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納粹佔領巴黎,Beach 除了美國人的敏感身份之外,還和猶太人關係密切,她拒絕將喬伊斯的「芬尼根守靈夜」賣給德國軍官,終於導致關門大吉,自己也進了集中營——幸而只關了半年。

戰後書店並未及時開張,1956 年,Beach 撰寫了回憶錄「莎士比亞書店」,回憶她曾經打過交道的諸位作家:當安德森在歐洲尚且名不見經傳的時候,她曾到處尋找他的作品,但是沒有一家書店答得上來,人人都以為她問的是「安徒生」。在巴黎解放的那一天,她在街頭與海明威相遇,只見對方一身戎装,滿身髒污,但是笑容前所未有之燦爛,海明威隨即把槍丟在地上,一把將她抱起轉了個圈。預定「尤利西斯」的第一個讀者是紀德,然後是葉慈(W. B. Yeats),而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曾大言不慚說:「我才不會花 150 法郎去買一本愛爾蘭作品」,她和喬伊斯為這句話賭了一局,最後喬伊斯贏了一盒雪茄。

圖片來源:@Shakespeare and Company/Facebook
圖片來源:@Shakespeare and Company/Facebook

今天名滿天下的莎士比亞書店,並非原本的老店。1951 年,同樣也來自美國的 George Whitman 在巴黎左岸也開了一家英文二手書店「西北風」(Le Mistral),Beach 特意將莎士比亞書店的名字贈予 Whitman 使用,定於 1964 年莎士比亞誕辰 400 週年的時候正式開張,此時 Beach 已去世兩年。

書店牆上寫著座右銘:「不要冷待陌生人,他們可能是喬裝的天使。」(Be not inhospitable to strangers, lest they be angels in disguise.)從 1964 年開業至今,已經接納過數萬書迷讀者,如果自認是莎士比亞的 Company,在店內留宿,費用是讀一本書,或者寫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