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米諾雅:高行健的詩篇影像世界

A+A-
高行健電影「美的葬禮」劇照
高行健電影「美的葬禮」劇照

早前得知今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詩人歌手 Bob Dylan 時,令我回憶起 2000 年同樣獲得此殊榮的詩人畫家高行健先生。

高行健是國際著名的全方位藝術家,更集小說家、詩人、戲劇和電影導演、畫家及理論家於一身。高氏 1940 年生於中國贛州,現長居於巴黎。其作品常以關注人類的生存困境及末日為題材。 2000 年獲得諾貝爾獎的高行健受當年瑞典學院高度評價,指他擁有普世的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

除了獲取諾貝爾獎外,在他多年的創作生涯中曾奪得多個殊榮,其中包括: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勳章、法國文藝復興金質獎章、意大利費羅尼亞文學獎、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意大利米蘭藝術節特別致敬獎、美國終身成就學院金盤獎等。

高氏的小說已譯成 40 多種文字在全球各地發行,加上其劇作分別在亞洲、歐洲、南美洲、北美洲和澳洲巡迴演出,令其知名度與日俱增。

高氏的多媒體水墨畫作,在歐洲、亞洲和美國的重點美術館、藝術博覽會和畫廊已舉辦了 70 多次個展。他的「洪荒之後」水墨攝影系列,畫面常在具象和抽象之間遊走,呈現的是一派內在的心象訴求。

  • 高行健近年的水墨畫作 圖片來源:BBC中文網

近年,高氏更專注於藝術電影的拍攝。其中包括 2013 年「美的葬禮」(Requiem for Beauty)、 2006 年的「側影或影子」(Siuhouette/Shadow)、 2008 年的「洪荒之後」(After the Flood)。

高氏強調他拍攝的電影稱為「三元電影」(即是畫面、聲音、語言三者的獨立自主,又互為補充、組合或對比的融合),從而產生新的含義,而不是以傳統電影的起、承、轉、合的敘事模式及畫面主導一切。

高氏的電影在結構和觀念上都常打破藩籬,既內省又自反。其作品屬於散文電影的傳統,風格受到早期電影大師英瑪·褒曼(Ingmar Bergman)、費德里柯‧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的啟發,以及受到法國新浪潮電影(La Nouvelle Vague)的影響,揉合了散文及詩篇的元素,風格自成一派。

韋納·荷索(Werner Herzog)1999 年在明尼蘇達州沃克藝術中心講座中,曾描述過「電影中存在更深層的真理,存在一種詩意的、狂喜的真理。它神秘而難以捉摸,只能通過虛構、想像和風格化才能達到。」高氏的電影顯然就是當中的典型。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熱門文章


昨日要聞
  1. 尼克遜到彩虹邨打羽毛球,所為何事?
  2. 疫情掀起的大辭職潮,已經退去
  3. 兼職地獄:日本年輕人淪為「打畜」
  4. 人們生活更健康,可為國家省多少錢?
  5. 無敏食品價太高,英國過敏症患者開始負擔不來
  6. 【展覽】林靖風「孤獨三部曲」最終章 ——「孤獨的優雅」
  7. 唐明:紅樓與政治 04 —— 最為人忽略的一個悲劇角色
  8. Percy Leung:If Every London Tube Line Were a Piece of Classical Music —— Part 5
  9. 夏海安:原住民學校 —— 真相若被忘記,和解從何說起(下)
  10. 基爾本 —— 大家捱出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