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冰島也是個「男主外,女主內」的國家。每當丈夫出海捕魚,妻子便會身兼農夫、獵人等幾角,照料一家的起居飲食。不過,這設定自 1975 年起便有了突破性的變化。冰島女性逐漸意識到自己的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在國會中亦屬弱勢,在 63 位議席中僅佔寥寥 9 位,來到今天,現為世界經濟論壇(WEF)性別平等指數最高的地方。到底原因何在?
平權運動的觸發點
同類型女性平權運動其他地方亦有,例如在 1970 年,美國便有 5 萬名女性在曼哈頓遊行,爭取性別平等;英國亦有 2 萬名女性就工資不平等發起遊行。為何冰島在 1975 年的抗議便是鶴立雞群,足以在短短 5 年間便能成就冰島的首位女總理?參加人數只是其次。當年冰島上街的人只有 2.5 萬,僅佔全國女性人數的 20%。但是,當中達 9 成的參加者,包括老師、辦公室人員和家庭主婦,所採取的抗爭手段卻狠得徹底--透過罷工,包括上班、照顧小朋友和煮食等日常工作,以僅僅五分之一的冰島女性行動,向全國證明女性舉足若輕,若女性不工作,即意味著整個冰島的經濟癱瘓。
1975 年後的狀況
經過 1975 年這次近乎威嚇式的抗衡,冰島的社會氣候開始改頭換面。1980 年,冰島首位女總理 Vigdis Finnbogadottir 上任(還連任三屆);1983 年,首個全女性政黨 the Women’s Alliance 亦應運而生; 1999 年,國會內的女性人數逾三分之一;2000 年,育嬰假條例正式實施,經過各種修改後,現時每位冰島父母,每年都可享有 3 個月的有薪假期,以方便配偶輪流分擔家務。冰島的在職女性比例高達 8 成。冰島女性,亦不需要擔憂遭剝削學習和向上流機會--事實上,出於強制比例設定,冰島上市公司的管理層近一半都是女性。另外,現時冰島大學生和國會議員的百分率分別是 65% 和 41%。回顧香港的立法會,女議員佔整體的比率卻不足 2 成。
這種「威嚇式」反抗,在世界各地都有事例。例如日本的麥當勞前年曾經隱瞞採用中國「上海福喜食品」的過期雞肉,日本人傾力抵制,令麥當勞生意至今仍然一蹶不振,去年關閉達 130 多間分店,更傳言要退出日本市場。早前台灣的林鳳營鮮乳,因為捲入食安風暴,被網民呼籲抵制,但最近的銷售榜顯示,林鳳營鮮乳市佔率已回升至第二名。在香港曾經有網民呼籲抵制大台,但現在大台收視率雖然下降,但反觀其兩大主要對手:HKTV 和 Viu TV 的現況,「威嚇式」反抗需要大規模且持續的力量,冰島等例子可見,無論是甚麼樣的議題,「抗爭成功」不會降臨在善忘又無力的人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