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以下畫面:適逢美國年度國情咨文,總統正於國會山莊演說,振振有詞地分析國情,闡述國策。山莊內,全美政治風雲人物齊集、星光熠熠,內閣大臣、最高法院大法官、軍部參謀、參眾兩院議員濟濟一堂,靜聽總統一字一句。忽然,恐襲發生,國會倒塌,火光熊熊,全人罹難。這時候,誰該接替總統一職,帶領國家渡過難關?
乍聽上來是隨時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災難畫面, 是近日新推出、參考實際存在的規則拍攝的政治狂想美劇「指定倖存者」(Designated Survivor)的情節。
「指」主角 Thomas Kirkman 由因經典美劇「24」而聲名大噪的 Kiefer Sutherland 飾演。Kirkman 原官位不高不低,擔任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長、內閣成員,雖然他看似毫不出眾,能力平庸,但其政治生涯總算穩打穩扎。
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身份:指定倖存者。由於 Kirkman 身份獨特,在國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的晚上,他必須避席,在嚴密保護下暫時移步到安全屋。Kirkman 原本打算在國情咨文後就回家共敘天倫,然而,國會突然遭受恐襲,總統、副總統及所有內閣成員均在爆炸中喪生 —— 此刻,他作為指定倖存者,即時臨危受命,宣誓成新一任美國總統,堅負起決定國家命運的重擔。
冷戰時代的產物
「指」的橋段絕非空想,指定倖存者的制度自冷戰時代已確實存在。冷戰時代,美蘇關係劍拔弩張,一度瀕臨核戰危機,由於生怕總統等最高領導人或會全體遇襲,美國頓時群龍無首,「後備總統」的制度隨之設立。每逢所有國家領袖聚首一堂,像總統就職典禮、國情咨文等隆重場合,指定倖存者都會故意缺席,確保即使領袖不幸全體喪生,仍有一名內閣官員能夠生還,接任美國總統一職。
2001 年前,指定倖存者像一個聊勝於無的制度。可是,911 事件重新令這制度受到重視。當年,若果第 4 架客機成功撞向原定目標白宮或國會山莊,後果即不堪設想,於是,美國對恐襲的戒備大幅提升,指定倖存者亦隨之成為極之重要且秘密的身份,獲委任者有嚴密指示,不可輕易與外界接觸,須在秘密警察、軍方的保護下暫處安全屋。近年,指定倖存者通常有兩位,一位內閣成員,負責重建行政機關;另一位是國會議員,負責重建立法機關。2016 年國情咨文時,奧巴馬的指定倖存者則是國土安全部部長 Jeh Johnson。
政治狂想曲
雖然「指」是部政治狂想曲,描述極端情況將會發生的種種,但是在這恐怖襲擊接二連三,恐怖主義春風吹又生的年代,再荒謬的慘劇都有可能發生。「指」一劇探索經歷政局大危機的新世界:Kirkman 飛上枝頭變鳳凰,一時三刻間,不僅是要「做好份工」,更要果斷勇敢,尋找兇徒,消滅敵人,阻止國家分裂。
或許 Kirkman 沒有民意認授,沒有政治魅力,像梁振英一樣,「不是搞政治的材料」。不過,Kirkman 在最壞的時間,至少保持著善心,時刻反躬自省,不斷向內心詰問:「究竟怎樣做,才是正確、正義?」這是任何總統領袖都應有的政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