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二:林鄭半遮臉 有淚無謀

A+A-

如習近平感嘆,今天官場充斥著高位低能的人才,沒有成就的人不可能是真天才。要知道在網絡透明,網絡敲打的年代,在高位工作的人,比 90% 的人更加努力是從政者最低基本功,用會計的語言——累積經年的「付出」,沒多太大的「可回收」應計價值。在民情洶湧的新常態,長期的政策要用「逐日盯市」的角度和方法和市民推銷交流凝聚共識,而不是發瘋式派錢買短期成效 KPI。林鄭過去在政府的崗位、掌管的部門,所交的成績,正是「梁狼」口中「前朝政府」的遺留問題,她又有甚麼值得驕傲自滿的因由?

林鄭其實挺可憐的,最近在公開場合談香港願景,又再粵語殘片「白燕」上身,一度哽咽。沒有人搞得懂,她是為自省服務香港 35 年成績不足而流淚,還是不甘心明明是特首的料子,卻因為「梁狼」怎麼樣也不肯避席讓給出選,而那討厭的「鬍子曾」又民意高——自己卻至今沒有「千呼萬喚」的場景,讓她要「猶抱琵琶半遮臉」地出場?

同場合中林鄭說自己不甘心香港經濟增長不及新加坡,箇中原因是甚麼?KPI(關鍵績效指標)是要建在新點子和結果的基礎上,光靠花錢買 KPI 的時代早已過去。林鄭空有不甘心之憤,卻沒有跳出桎梏之謀。科技創新不僅是未來關鍵,也可惠民,香港地少人多,骨灰龕場供不應求,為甚麼不考慮政府出資支持骨灰成鑽石科技普及,人體火化可變鑽石轉化成一份美麗的回憶,讓後人易於存放。現在這費用不菲的科技,若成為政府免費為老百姓提供服務,如果每年幾萬人的受惠,以土地成本計算,還是可一箭雙鵰,既解決場地爭議,又可減低政府覓地負擔,釋放出更多土地趕蓋房——德政何樂而不為?

愛因斯坦說:「態度的弱點變成了性格的弱點」,沒有新思維角度的胸襟,是沒有辦法創造良性循環,只懂不甘心,只懂哽咽,在我們會計心裡「難過」只能入撇帳一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