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緊要食得好:英國海軍取勝之道

A+A-

anglo-dutch-war

看過電影都略有所知,現代軍隊的伙食依然十分粗糙,首要考慮的是便於運輸,計算的是營養能量,並不在乎口感滋味。在運輸和供給不可能像今天這樣方便的年代,士兵吃些甚麼,如何應付艱險的戎馬生涯?

早在大航海時代,硬餅乾、鹹牛肉和脫水豌豆就已成為水手遠航的招牌食物,由於當時食物處理技術堪稱原始,這些惡劣的防腐食品其實遠比新鮮食物昂貴。17 世紀時只有少數海軍艦隊才能得到這些加工食物,往往還要提前一年預製,因為鹹牛肉只能在冬季製作,而航海通常在夏季進行。

為了省錢,海軍採購官樂於在臨近港口採購新鮮貨物。在英荷戰爭時期,士兵飲食主要吃的是新鮮食物,1672 年第三次英荷戰爭爆發時,英國旗艦「王子號」的艦長 John Narbrough 的日記記載了所載食物(見下圖)。

18 世紀中期到 19 世紀前期,英國海軍逐漸發展出近距離混戰戰術,以此屢戰屢勝,奠定海上霸權。英軍之所以常佔上風,主要是作戰調動、炮火射速和士氣遠勝敵軍:他們需要身手靈活,善於攀爬,隨時調節風帆;或需要拖動火炮,以及把炮口推出舷窗,裝彈發射;或參加近身肉搏舷戰,營養不良、士氣低落的人何能完成這些艱鉅任務?

為了明確英國軍艦上的日常管理活動,1733 年,英國海軍頒發了第一套「國王陛下海軍相關規章與指令」,首次為英國水兵規定了一周食品配額,根據計算,每日熱量高達 4,500 卡路里,是今天成年男子每日所需熱量的 1.5 倍以上。

如果是在港口密集的地中海海域,採購官可在附近海港採購新鮮食物;但是執行遠航任務,或往偏遠海域巡邏的部隊自然淒慘得多,他們往往在海上航行數十天,無法獲取新鮮食物,只能以軍部規定的標準食物——硬餅乾和鹹牛肉充飢,最極端的例子是 1744 年 George Anson 率領的環球航行,極度缺乏港口補充新鮮食物,不到 2,000 人的艦隊成員最終只剩下不足 195 人,其中 997 人死於壞血病。

navy-food2

但 18 世紀後期,新鮮食物的供應受到關注,納爾遜將軍及其他高級將領都將優質伙食視為保持戰鬥力的必要前提。當時英國皇家海軍的後勤供應和飲食標準,沒有一個國家能與之匹敵。1803 年 9 月,英國地中海艦隊醫官 John Snipe 向納爾遜將軍建言:「一定要讓士兵保持強健的體格和勇敢、冒險的精神,這是決戰之日的關鍵。」要說特拉法爾加海戰的輝煌勝利得自於腸胃的滿足,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