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日:為何新年目標總是失敗?

A+A-
圖片來源:www.shag-pile.com
圖片來源:www.shag-pile.com

新年到來,又是時候想想新一年大計。且慢,先驗收往年成績。年初的大計你做到幾多?抑或連定過甚麼目標都已拋諸腦後?你不是一個人,有研究指成功生存至年尾並達成年初大計的人只有 8%,代表超過 9 成年初許下新年宏願的人,其全年目標最終都失敗告終。加拿大心理學副教授 Timothy Pychyl 甚至認為:「訂立新年目標這件事,本身就有拖延症成份存在。」為何新年目標總是不了了之

1. 「全年目標當然愈大愈好」

新年目標的主要死因,當數其不切實際。大部分人都假定自己跨年後能自動波成為「全新的我」。尤其當我們聽到身邊人分享新年大志,或者各種市場推銷營造的「新年新希望」心理,我們的全年目標開始變得過於遠大且不切實際,有時明知是無可能的任務,仍然相信目標定得高,就算無法達到也能小有進步,比如以為「目標每天 4 點起床,以此為目標的話年尾起碼可以 6 點起床」。現實是,目標只能小步小步累積完成,美國心理學家 Joseph Luciani 指,目標太大,不單難以實踐,幾次失敗只會使你充滿挫敗感,然後放棄。結果一年過去,你還是去年的你。

2. 未成功先興奮

雖然大家隱隱明白新年目標多半到年底都原封不動,在新年來臨前還是樂此不疲寫下大計,然後一本正經的跟朋友分享,感染大家一齊定下目標展望新年之餘,彷彿將目標公諸於世後自己便不得不盡力完成,有助提高成功率。Pychyl 並不認同:「如果有心達成目標,就坐言起行,別等到 1 月 1 日。要不,所謂新年大計無異於拖延症。」用新年目標包裝,將現下需要立即做的事拖延到明年,但明年復明年。僅僅是年初向朋友宣稱「來年不再亂買嘢」、「來年要學_ _」、「來年要看 100 本書」等等便心滿意足,就像明明說好今年要跑馬拉松,結果買了跑鞋就 close file。到下一個 1 月 1 日來臨,才想起自己怎麼還沒跑馬拉松。

另外,Pychyl 認為在你成功前最好還是將目標保密。其研究指,即使尚未實踐目標,和朋友分享大計時某程度上已令人得到成功感,「提前洩露你的目標是最差的第一步,因為你還未行動已經從中得到好處,便減低了完成目標的動力。」

3. 目標空泛

Weinstein 說,最好的做法是首先訂立一個容易起步,而且層層遞進的目標。例如你來年想多做運動,如本來完全不做運動,年初以一星期慢跑一次為目標;如本來一星期會去兩次健身室,便可加碼至一星期三次;每隔幾個月檢討一次,中途增加難度。這樣會比單單「多做運動」的宏願更清晰、容易達成,而且也更常獲得成功感。

shutterstock_126487280
新年目標,1 月 1 日推出,有效期至每年 1 月 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