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奮鬥」大賣?根本不算暢銷!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圖片來源:路透社

希特拉自傳「我的奮鬥」的版權在去年失效後,德國「現代歷史研究所」(IfZ)隨即推出附有學者註釋和評論的全新版本。該書發行至今,銷量達到 85,000 本,全球媒體均以「火紅」、「熱爆」來形容。不過,BBC 記者 Damien McGuinness 撰文質疑,這些報道誇大其詞,以德國圖書市場而言,此書遠未到「暢銷」二字

去年 4 月,這本「我的奮鬥」攻佔「明鏡周刊」暢銷書排行榜。然而德國的買書旺季,其實是聖誕前夕,全國四分之一書籍都在此時售出。在其餘時間,想要成為暢銷書榜首,毋須太高銷量就能辦到。另外,在德國的亞馬遜網站,「我的奮鬥」於非小說類的銷量榜上,排名低至 79 位,甚至遜於教人如何在 Twitter 吸引更多追隨者的手冊書。從中可見,單看一個排行榜,難以反映市場實況。

再者,以德國非小說類書籍來說, 「我的奮鬥」難稱「大賣」。德國當下最暢銷的非小說類作品,是講解叢林生態系統的 The Hidden Life of Trees,已售出 50 萬本。近年最受熱捧的則是年輕醫科生 Giulia Enders 撰寫的 Gut: The Inside Story of Our Body’s Most Underrated Organ,這本以機智方式解釋腸道運作的書籍,售出逾百萬本。至於過去 10 年全德最高銷量的非小說類書籍,則是諧星 Hape Kerkeling 的「I’m Off for a Bit, Then.」,此書敍述他在朝聖之旅的所見所聞,總銷量高達 500 萬本。

「我的奮鬥」與上述作品相比,確是小巫見大巫,但 1 年內取得逾 8 萬本銷量,本月底發售第六度,實在叫人喜出望外。畢竟此書極具爭議性,每本定價 58 歐元(約 470 港元),亦是相對昂貴,內容更偏向學術性,買家主要是圖書館、學校及歷史學者。IfZ 對銷情本不看好,如今所長 Andreas Wirsching 坦言:「銷售數字讓我們大吃一驚。」德國出社商與書商協會的 Thomas Koch 認為:「此事純屬例外。你不能把它與其他書籍相比。這是首次有註釋版面世,我能想像何以銷量相對較高。」

加註版「我的奮鬥」的主要買家,既非極端右翼份子,亦非懷蕭保守人士,而是對政治及歷史感興趣者。圖片來源:路透社
加註版「我的奮鬥」的主要買家,既非極端右翼份子,亦非懷舊保守人士,而是對政治及歷史感興趣者。圖片來源:路透社

這本加註版的「我的奮鬥」更在學術界贏得口碑,第一編者 Christian Hartmann 及其團隊憑著此書,獲頒一個名為「社會需要科學」的獎項,取得 5 萬歐元的獎金。評委會讚揚他們的工作:「歷史學家 Christian Hartmann 及其團隊通過出版帶有歷史批判性的加註版『我的奮鬥』,填補德國在納粹史研究上的巨大空白…… 此書揭示希特拉如何妖言惑眾、顛倒是非,更正事實的錯誤,亦闡釋說明了當時的歷史背景。」

IfZ 亦相信,出版這本含有註釋評論的「我的奮鬥」,是將希特拉的遺產去神秘化,而非對其賦予力量。「結果,害怕出版此書會是宣揚希特拉思想,甚至令社會大眾賦以接受,為新納粹提供新的宣傳平台。這些憂慮都沒有成真。」Wirsching 指出:「相反,就希特拉的世界觀及宣傳方式進行討論,讓大家有機會審視獨裁思想的成因及影響。」

但談及巴伐利亞州有意將「我的奮鬥」引入歷史課一事,Wirsching 對此計劃卻持保留態度。「我對這個問題心存矛盾。若是輿論倒退回 50 年代的討論,直指『一切都是希特拉的錯』,實是有些荒謬。我認為,不應在公共討論,特別是歷史課上,過份把希特拉中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