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刹那之間,他看到了生命

A+A-

生命是甚麼?

新一年的第一篇文章,竟然開始於一個大哉問,就連筆者自己也感覺到有點神奇。此疑問的出現,可能是出於當我們置身於穹蒼之下,仰瞻星空而感應到宇宙自然凝望著自己,或是因為置身於生活中的紛紜雜亂,在茫無頭緒的一刻,突然感觸於自身是存在的,從內心深處生起了一股玄妙的迴盪,於是既近且遠地聽到了一些疑問。

可是,客觀來說,那自然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這個好像有點甚麼,卻又是漫無邊際的提問,是難有一致或確切答案的。

可能,對我們的理性頭腦來說,我們始料渴求著某種肯定的答案,同時,內心會微妙地知道,我們其實只是希望得到純粹的撫慰,如果一個無解的問題竟然是可以回答的,那生活中的種種難關與挑戰,原來也不算是甚麼。

體驗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 – 1924)的小說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會是挑戰,在匪夷所思的情節推展之中,往往觸動著讀者最深層的矛盾。好像是他的代表作「城堡」,那一座不斷地被重複提及,卻一直無法進入的城堡,正是如同生命的存在,卻有多少人可以窺探當中的奧妙?

或許,生命是甚麼的疑問,是無法藉由單一的層面回答的?當我們驚覺他者生命的存在,就為此問題打開了新的向度,因為,發問者或許會發現:生命,包括的不獨是我們人類,同時還網羅了萬物眾生,彼此都是活生生、有氣息地存在於我們共享的空間之中。

卡夫卡曾經直接面對著眼前的魚說出:「我終於可以內心平靜地望著你們,我從此不再吃你們」。試想像:卡夫卡在那一刹那之間,究竟看到了甚麼呢?

自然,生命已經終結了的卡夫卡,現在已經無法回答甚麼了。我們卻仍然可以從短短的兩句話之中推想:
刹那之間,他看到了生命。

卡夫卡的生命是超然獨特的,他可以從與魚的對望就看到了。而現代生態運動之父 Aldo Leopold(1887-1948)的遭遇則較容易讓我們看見脈絡:他尚未覺醒之前,狩獵群狼而凝視到一頭因為他而死亡的老母狼眼眸,見證到生命之火熄滅之時,「看著她眼中猛烈的綠火逐漸熄滅。在那一刻,且從此之後,我理解到那雙眼睛存在著某種對我來說全新的東西——那是只有她和山才懂的東西。」

當我們敞開心胸之時,生命是甚麼已經不是疑問,而是看見、而是選擇。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