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雖然是法國首都,卻一直未能治好空氣污染,去年 12 月更遭遇十年來最嚴重的霧霾,一度實施單雙號車牌輪流行車。巴黎市長 Anne Hidalgo 日前透露有新計劃,為對應交通空氣污染,打算限制市內交通,繼續將巴黎「行人化」,目標是把市內的私家車數目減半。
Hidalgo 向法國報刊 Journal du Dimanche 透露,她希望巴黎能減少一半私家車的數量,把她發起的「重奪公共空間運動」付諸實行,以便利行人和單車使用者,並鼓勵市民轉用電動車與電動滑板等工具。
初步計劃包括在協和廣場至皇家橋之間沿河的一公里路段禁止行車。當局亦打算限制兩條由東至西主要道路的交通,包括在巴黎右岸與 Rue de Rivoli 的高速公路。
於 2018 年 9 月,塞納河旁邊將有新電動路面列車投入服務,同時作為申辦 2024 奧運的籌碼。另外,Hidalgo 也計劃興建一條全新的電動䌫車,在繁忙路段增設單車徑,及在中心地區增加行人專用區。

巴黎市政府於去年 9 月通過法案,把塞納河右岸河邊 3 公里長的車路改為行人專用區,先試行 6 個月,再檢討成效,其時已引起爭議。反對意見認為措施將為開車上班的居民帶來極大不便,也會令市內交通更為擠塞,加劇空氣污染。上月初,當局更因空氣污染嚴重,實施單雙車號輪流行車措施,為期一星期,同樣惹來批評。
巴黎市長 Hidalgo 於 2012 年競選時的重點政綱,便包括將公路永久劃為行人專用區,以減輕空氣污染。即使在細節上仍惹來爭議,但人家目標清晰,認清路面汽車是空氣污染的來源之一,對症下藥,而不像某大國說霧霾污染來自廚房油煙。誰是大國,高下立見。
論無車化的成功例子,便有西班牙西北部小城 Pontevedra。Pontevedra 自 1999 年起開始取締汽車,如今面積 118 平方公里、人口約為 83,000 的城市已成為真正的步行城。17 年來市政府努力不懈推動無車變革:以行人為首位,然後是單車和巴士,又廢棄市區內的停車場和泊車位。小城固然相對易辦事,但最重要的還是城市的目光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