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種對慈善機構的偏見

A+A-

日前,有報道指,本港法例下未有妥善監管慈善機構,結果有機構花 3 分之 1 的捐款到行政費上,惹起爭議。究竟一間慈善機構的成敗、好壞應如何判斷?在獲得 400 多萬觀看次數的「Ted Talk」中,著名慈善家 Dan Pallotta 提出,大眾多注意慈善機構的開支,而非其成果的普遍看法,其實會阻礙我們改變世界。

著名慈善家 Dan Pallotta: 指:我們看待慈善機構的方法錯了(The way we think about charity is dead wrong)。
著名慈善家 Dan Pallotta 指:我們看待慈善機構的方法錯了。 圖片來源:TED Talk

Dan Pallotta 首先提問:「我們是否相信慈善機構或非牟利組織有能力改變世界?」雖然社會企業可照顧有需要的人,帶動社會平等,但是社會上總有些不幸的人會淪為「漏網之魚」。所以,若我們想創造一個可以包容所有人、無人得不到幫助的世界,那麼慈善機構就身負重任。

他認為,相對起龐大的社會問題,慈善機構的力量微小,因此難以改變現狀——而慈善機構的微小,則歸咎於我們的價值系統。

阻礙改變的價值系統

Dan Pallotta 指出,現今社會有著根深蒂固的雙重標準,以不同的道德準則看待商業和慈善機構,導致社福界受到 5 方面偏見或歧視:

開支:我們視商業公司投入資金、賺錢為必然,賺錢後,即使企業不幫助他人,社會也不會對它們反感。可是,我們卻不喜歡慈善機構投放資金,促使更多人投入社會服務。如此道德判斷,使「為家庭努力」和「為社會付出」成為選擇兩難:在名校 MBA 畢業的精英多數會因薪酬差別,放棄加入慈善機構,他們的才能結果不得應用於改變社會。

公關宣傳:對慈善機構的不平等看待亦在於廣告宣傳上。一方面,人們接受商界大賣廣告,宣傳公司產品,另一方面卻討厭慈善機構以同樣方式推廣,而期望它們能將捐款「用得其所」——這假設慈善機構的宣傳不會收效,難為組織帶來巨額收益一樣。Dan Pallotta 認為,慈善組織必須透過宣傳,才能擴大捐款群。

創新:大眾對在牟利方面對商界和社福界也有雙重標準。公司大膽投資牟利,最終失敗了不是問題,但慈善機構發起募款行動而在短期內收不到成效,則會備受質疑。於是,在害怕機構會敗壞名聲的恐懼下,慈善機構不敢以創新手法發起新的募捐,它們無法成長、擴展,無法對抗更大的社會問題。

時間:Dan Pallotta 說,人們可忍耐亞馬遜以 6 年時間等待利潤回報,接受到「遠見」,但卻會批評慈善機構花過長時間做建設工作,捐款沒有落入有需要者手上。

牟利:大眾視商界牟利是理所當然的事,但社福界則有著「非牟利」的禁忌,故此慈善機構只能等待捐款,沒有資源成長。

在以上 5 種雙重標準、重重限制、資源匱乏的情況下,慈善機構持續弱小。

shutterstock_547458841
如果我們真的相信慈善機構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希望幫助弱勢,那麼,我們必須改變上述的雙重標準,公平地看待慈善機構。

那麼,像「多少錢會落在有需要的人身上?」、「多少錢會用作經常性開支?」等提問能夠判斷慈善組織的好壞嗎?Dan Pallotta 指,這些提問有兩項缺憾。首先,它們標籤了「經常性開支」必然是負面的,前設了「開支」與「幫助有需要的人」是對立的敵人。另外,「行政費愈少愈好」的觀念忽略了機構發展的需要,壓抑了機構的成長。

依 Dan Pallotta 的講法,如果我們真的相信慈善機構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希望幫助弱勢,那麼,我們必須改變上述的雙重標準,公平地看待慈善機構,不要只著眼於「行政費」,而是了解機構的願景、遠見、所需資源。唯有有這種寬容的視野,社會的不公不義才可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