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粗口更難聽的「納粹」

A+A-

shutterstock_242815222

杜林普競選總統期間,老被喻為再世希特拉,邪惡又獨裁。如今風水輪流轉,當美媒引述秘密檔案,指他獲俄羅斯培植多年,得以跑贏大選,並指他曾在莫斯科召妓,故被俄府抓住把柄以作威脅,他為之怒氣衝天,兩度將情報機關外洩文件,與納粹德國相提並論

環顧全球政壇,將人比作納粹德國或希特拉的政客,幾十年來比比皆是。輿論和國民嘩然過後,政客絲毫無損,照樣大言不慚,頂多是在維基百科記下一筆,離世時的回顧中,遭人翻翻舊帳。不過,發言的若是德國政客,情況則截然不同,不單尷尬非常,掀起外交風波,甚至因此斷送官途,烏紗不保。

1985 年,隸屬社會民主黨的前西德總理勃蘭特(Willy Brandt),批評敵對的基督教民主黨秘書長 Heiner Geißler 時,形容對方是「自戈培爾(Joseph Goebbels)後最壞的惡棍」。戈培爾是納粹德國的宣傳部長,亦是納粹得以席捲歐洲的關鍵戰略家之一,所以勃蘭特發言後,持續受到譴責,最終他承認言論是「不必要的指向」(unnecessarily pointed)。

翌年,時任西德總理科爾(Helmut Kohl)重蹈勃蘭特(Willy Brandt)的覆轍。他在一個訪問中,把時任蘇聯領袖戈爾巴喬夫,同樣比喻為戈培爾,西德旋即陷入外交危機。科爾為挽回局面,極力撇清關係,他先為言論道歉,再發表國會演說,指控刊登訪問的「新聞週刊」扭曲其話。但蘇聯並不賣帳,一度與西德斷交,表示對此「深感憤慨」。經過兩年的修復,兩國才恢復外交關係。

到了 2002 年,Herta Däubler-Gmelin 作為聯邦司法部長,接受一份本地報章的訪問時,將計劃出兵伊拉克的喬治布殊,與希特拉同作比較。當時她如此評價:「(喬治)布殊只是想把注意力從國內的問題轉移開去…… 這是經典戰術。希特拉也用過。」Däubler-Gmelin 因此備受抨擊,其後時任總理施羅德換閣,她亦「無得留低」。

為何德國對這種事反應特別激烈?經過多年來對希特拉及納粹德國的研究,德國歷史學家 Thomas Weber 如此解釋:「對德國人來說,希特拉象徵這個國家所犯下的一切罪行。」他指出,德國人普遍覺得「沒人能如希特拉般邪惡」,所以當有人拿納粹來相比,他們會視為一個嚴肅事實談話的結束,開始進入思想上的抹黑誹謗。

「這亦會衍生一種危機,」Weber 補充:「人們會集體維護遭不公平比喻作希特拉的人,並同情這些人,而不是企圖找出這些人做了甚麼,才會招致這種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