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認證印式難題:有手指無指紋?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圖片來源:路透社

繼連夜廢大鈔後,印度再來激進改革,推行全新電子認證系統「Aadhaar」,由購物買票、銀行服務到分派配給,均可用虹膜及指紋辨識身份,最終讓全國 12 億人民都得到身份證明,並享受新時代的高效率。惟原意雖好,卻不切實際,皆因活在先進城區的官員,忘了網絡殘缺的鄉村,以及肢體殘缺的鄉民。

Aadhaar 是印度政府的重頭製作,在 2009 年宣布研發之際,已經廣受國外內注目,領導開發的團隊,更是由國內科技界的先驅企業家組成。時至今日,接近九成的印度人口均已登記在內,現為全球最大的生物資源庫。2014 年,莫迪上任總理,積極消除國民對 Aadhaar  的疑慮,強調推行電子認證系統,既有助改善配給制度,藉此打貪扶貧,亦能令政府減省行政費用。

理想中,Aadhaar 會是一種官民雙贏的制度。以白米配給為例,過去政府會向店家和領取津貼的貧民,分別提供白米和配給卡,持卡者可以補貼價購買白米。推行新系統後,政府改發 Aadhaar 卡,持卡者用市價買白米,政府則將市價與補貼價的差額,傳入其銀行戶口。這樣既可確保資源落到弱勢人士手上,亦能節省運送白米的成本,並取代銀行、商人及當局所需的文書工作。然而,此事純屬理想。

Om Prakash 的店落在新德里國際機場附近的村莊,顧客拿著 Aadhaar 卡購物時,卻要跑到村裡樹下交易。因為只有那兒才能接收網絡訊號,進入政府資料庫核實身份。顧客 Daya Chand 直言,以往購買配給食物簡單得多,改行新系統後,反要他這個六旬老伯「跳到椅上,把手放進指紋機」。偏偏,數以億計仰賴補貼過活的低下階層,就是活在這種網絡覆蓋率低的鄉郊。

虹膜掃描器尚未普及,令推行 Aadhaar 難上加難。圖片來源:路透社
虹膜掃描器尚未普及,令推行 Aadhaar 難上加難。圖片來源:路透社

便民變擾民的另一「元凶」,是鄉民的一雙手。長年的勞動,令他們的指紋多遭嚴重磨損。55 歲的 Panna Singh 鑿石維生,指紋機鮮少成功讀取其身份。「這間配給店,今天我跑了兩趟,全日就這樣過去。」80 歲的 Hanja Devi 與丈夫及外甥同住,每月收入僅得 1,500 盧布(約 170 港元),她步行 2 小時來買配給的汽油,但因指紋與 Aadhaar 號碼配對失敗,只能空手而回。她抱怨:「經常都是這樣。」

店主 Ranjit Singh 表示,同日到訪該舖的 37 名顧客中,就有 5 人無法認證身份。鄰村亦有店長指出,500 名客人的認證失敗率,也約為 15%。雖然持卡者也可用虹膜認證,但店舖多未有虹膜掃描器。再者,Aadhaar 本身亦有漏洞,會把部分人的生物特徵,與他人的身份配對起來,造成重複綁定。拉賈斯坦邦兩名店長就藉此漏洞,將自己的指紋與多張卡配對,盜取數十人多月的配給額,遭警方檢控

數學家 Hans Varghese Mathews 估算,誤差率少於 1%,但以印度人口計算,受影響人數可達 1,100 萬。這數字尚未加上網絡連線和指紋破損而認證失敗的個案。但當局反駁,身份重覆的個案,實際上沒那麼多,只要 7 名分析員就能解決。印度唯一身分識別局作為 Aadhaar 的監管機構,行政總裁 Ajay Bhushan Pandey 則強調「明天會更好」,待基建水平提升,連線及認證問題自會迎刃而解。

那麼,可否在基建改善之前,沿用舊有的交易方式?有店主曾向當局申請,不採用生物認證系統,但得到的回覆是:「你要繼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