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立:農家樂的食物引擎

A+A-

agricola

維持食物供應是農家樂一個重要的課題,因為食物不足的話,每欠一個食物就要行乞,每乞一次扣三分。大部分情況下,行乞過的人都永不超生難以勝利,所以避免行乞就是很重要的事情,除非你不想贏。

每次收割之前,你都需要消耗部分的行動,去搜集這次收割需要消耗的食物。因此,食物供應不足,會有效減少你能夠取分的行動數,以及行動自由,使你無法在適當的時候建屋或者拿到需要的其他資源。隨著遊戲的發展,每次收割之間的間隔時間愈來愈少。第一次收割前,你有四個回合;第二次收割前,你有三個;第三、四、五次收割前,你只有兩個回合;最後一次收割時你只有一個回合。這也意味著你用行動去換取食物這個行為相對的代價愈來愈巨大。

這遊戲最基礎能取得食物的方法,就是 Day Laborer,按一次可以取得兩份食物。他的效益實在不是很好,故此,就有所謂建立食物引擎。甚麼叫建立食物引擎?食物引擎的定義,就是建立一個「讓你以更少的動作取得更多的食物」的方法,提升取得食物的效率,減少為了取得食物而消耗的行動自由。

這個遊戲的食物來源,基本上粗分三個大類,第一種是動物,第二種是植物,第三種是使用卡牌去強化部分行動取得食物的能力。因為卡牌有運氣成份,所以我們先談論一定能夠做到的其他方法。

agricola1

建立動物食物引擎的方法,就是圍欄以及買泥爐,只要你能夠養到一對動物,就能給你每次收割時都生一隻該對動物的能力,而把動物轉成食物,就需要買泥爐。至於建立植物食物引擎的方法,則是犁田,拿一個麥子,然後開始種,使麥子的數量不斷幾何增加,並拿部分的麥子去使用烤爐變成大量食物。

那最基礎的問題是,在沒有牌的協助下,動物與植物相比,他們本質有甚麼不同?

首先說動物,動物的特色是只要引擎成立,動物種類夠多(即牛豬羊都有養),你不需要動作就可以得到食物。而且動物的種類比較豐富,你不吃羊也可以吃豬,就算動物不吃也可以拿吃動物的能力來吃菜,隨著遊戲的發展,動物式吃食的相關格子也會增加(羊、豬、牛、菜),所以它是比較靈活的食物引擎。一般來說,人數多的遊戲,動物是比較容易做的,特別是五人遊戲時多了一格額外的動物格。

相較之下,植物就麻煩很多,因為植物主要是吃麥子,而它需要「烤麵包」的動作,這個動作最麻煩的地方是,全遊戲只有一格是有這功能的。這意味著,如果有兩個人要烤麵包,他們會陷入激烈的爭奪,而且其他人也要種麥子的時候,也會出現搶這一格的問題。所以多人起來,植物是不利的。可見單以食物引擎論,動物遠優於植物。

那植物有甚麼好處呢?第一,其實植物的主要用途,是取分數,種植植物可以很容易的衝高分數。第二,相比起動物,植物是能夠有效的將多餘勞動力轉成食物,因為無論你有多少人,你能取得的動物營養都受限於外面的動物數字。當你的人口多動物少時,你還是會陷入飢荒的問題,這在單人遊戲中,就十分明顯。

而植物卻可以令你多餘的勞動力,變成食物。可以說,植物食物引擎做成之後,只要你有辦法按到烤麵包,你可以弄出幾何級數的食物。在這 iOS 版的單人 Solo 遊戲中,就十分的明顯,以植物作為營養雖然需要長期經營,卻是非常可控的。而動物則有相當隨機性而且供應量是有限的。

故此,一般來說,如果你要解決的是短期的食物問題,動物是你的選擇。但長期而言,植物是令你勝出遊戲的投資。

以上圖片取自 boardgamegeek.com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鄭立,Cheng Lap,香港人。從不被寄望的職校生到取得香港中文大學比較史學碩士,曾任教職,後轉行創辦公司並開發電腦遊戲「民國無雙」。長於議題思辨、邏輯推演,評析經濟與政治局勢。現於香港「明報」,台灣 udn 「鳴人堂」專欄,以及 PTT 論壇發表文章。著有「有沒有 XXX 的八卦」及「希特拉救港攻略」。Facebook Page:Cheng Lap。

https://www.facebook.com/leglory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