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今日「全民就業」還未夠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圖片來源:路透社

受經濟不景年代的高失業率嚇怕,各國政府均以追求「全民就業」(Full Employment)為目標,現今的經濟術語則稱作「最大就業」(Maximum Employment),正如美國聯儲局主席耶倫(Janet Yellen) 早前才表示美國經濟正接近「最大就業」。不過,最新一期經政雜誌「經濟學人」便有文章分析全職就業、最大就業到底所謂何事,並指出今時今日僅追求「全民就業」已不足夠。

耶倫對於最大就業的理解源自過往半世紀的經驗。在 1960 至 1970 年代期間,宏觀經濟學認為政府如盡努力,便能把失業率減至極低,甚至低於「自然失業率」(natural rate)。自然失業率是指當失業率低於某個程度時,便會引發通脹。因此中央銀行往往猜測到底何時才是自然失業率,及何時會引發通脹。

他們認為「最大就業」就是最佳的平衡點,即勞動市場相當蓬勃,卻未至於通脹。「經濟學人」卻指出,這種估量「屬於藝術多於科學」,所謂的自然失業率因時而變,發達國家在二戰以後可低於 5%,但於 1970 至 1980 年代則會較高,在最近則有所下降了。

經濟學家認為自然失業率取決於「摩擦性失業」(Frictional Unemployment),失業率或許在每月均有所不同,每月百萬的工人離職,又成百萬的人找到新工作,當中有一部分的勞動力處於「找工作」的狀態,是為摩擦性失業。

美國(紅)、德國(淺藍)、日本(深藍)三日失業率歷年走勢。 圖片來源:經濟學人
美國(紅)、德國(淺藍)、日本(深藍)三國失業率歷年走勢。 圖片來源:經濟學人

美國在 1970 至 1980 年代期間的摩擦性失業率增高,與其時經濟轉型有關,在工廠的好工作正在減少,同時較低工資的服務業開始膨漲。工人失去了「好工」的好時光,承受了不了心理和經濟壓力,他們對「好工」還存在幻想。此外,職業執照、工會保護高工資,也增添聘用新員工的難度。1990 年則有較低的自然失業率,或受惠於資訊科技開始發展,增加聘請員工的效率,另一原因是臨時工作增多。

1980 年代至 1990 年代期間,經濟學家提出短期失業可變成長期失業的假說,該假說認為受聘員工或會爭取較佳待遇,及增加聘用新員工的阻力,另外被辭退的員工或因時間而損失工作技能。不過,假說卻未有得到證實,當時美國的失業率下跌至 5% 以下,工資增長也有增速。當公司發現難以聘請新員工時,便轉為增加工時及轉換更多臨時工為長工。經濟現象的因果往往難以判斷,執政者也難以預料市場的勞動力是否已充分利用,直至他們看見通脹加快。

執政者往往追求亮麗的數據,例如在失業率低時走來領功,如梁振英在 2014 年又提及「本地勞工市場處於全民就業的狀態」。「經濟學人」卻提醒,假如「全民就業」的最終目的是幸福社會,執政者便應注意工作的質量,而非僅僅是職位的數量。尤其是在即將來臨的科技大變革時代,科技帶來的自動化,終有一日會搶去大量工人的飯碗,幸福再不僅是看多少人有工作,而是如何分配勞動的成果。

「經濟學人」最後提出一點:政府除了考慮人民找到目標工作的難度,也要考慮他們有多抗拒其心目中的「厭惡性工作」,例如提供更好的社會安全網,讓他們能拒絕「厭惡性工作」,社會或能邁向「幸福就業」而非僅僅「全民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