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情影像:消費你我同情心

A+A-

在慈善組織的廣告上,我們不時看到惹人不安的影像,影像主角多數骨瘦如柴、面容枯槁、眼神可憐;此類影像不僅煽情,更在消費落後國家過著悲慘生活的人們,只求激起觀看者的同情心吸引捐款。英語世界稱呼這種影像為 Poverty Porn (中文未有對應字眼,本文權譯為「窮情影像」)。CNN 刊文批評,窮情影像有多重的潛藏危險,剝削拍攝對象、宣揚偏見。

每次看到窮情影像,大部分處於發展國家、過著優渥生活的人都難免頓起惻忍之心,抱感罪疚,為自己過往的視而不見而羞愧。因內心愧疚,我們會因此與他人「分享」此類影像,期望碰巧見到照片的人會同樣受啟發,關注貧者生活。退休前紐約時報攝影師 Chester Higgins Jr. 指出,窮情影像想達到的目的正是如此:廣告助人滿足幫助他者的欲望,只需打電話捐款,就可成就了一件好事。

然而,這些窮情影像看似鼓勵到別人捐款,實際上卻會造成相當大的損害

Extreme-poverty-and-hunger從 1971 年開始到非洲拍攝的 Higgins 認為,窮情影像的視覺文化需要改變,很多拍攝非洲人民生活的都屬「強盜照片」(Theft Pictures)——在攝影時沒有取得被拍者的的同意就強制攝下了他們的生活;從窮情影像中可見,攝影師缺乏應有的禮貌和品德,往往選擇在被拍者最脆弱的時刻按下快門。Higgins 批評,慈善機構和攝影師濫用窮情影像的行為,實是對那些在落後世界中爭扎求存的人之一種剝削。

文章作者 Nathalie Dortonne 以救助兒童會(Save the Children) 2014 年一則影片作例子,解釋這種剝削。片中,一位利比亞孕婦帶著極大苦痛,在設備簡陋的診所中生育、抽搐悲鳴,片段最後配上一句:「對每年上百萬個初生嬰兒而言,他們的第一日亦是他們的最後一日。」廣告播出後,雖然救助兒童會的 CEO 聲明廣告反映真相,但仍惹來公眾的反感,批評影片是窮情影像。

另一方面,窮情影像也在宣揚某種刻板觀念:只有落後的非洲人、南美人、亞洲人與中東人需要西方援助,結果不但令人對外地的印象過度簡化,更有忽略本土貧困問題的危機。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教授 Mark Rank 指,窮情影像聚焦的是極端的經濟困難情況,其實大多貧窮人士不合符影像中境況,卻又每日面對著沉重的住屋、食物及醫療問題——而這些真實的貧困人士都沒有獲鏡頭關注,不獲社會理會和解決。

窮情影像的問題應如何解決?除了關注本土的社群,主動協助有需要的人,處理國內的經濟問題,Higgins 認為,慈善機構的透明度十分重要,捐款人不應情感先行,而是應詢問機構:「多少捐款最終會協助當地人?」「機構有沒有在當地興建設施?」「有沒有教育當地受眾如何理財,使用捐款?」「慈善機構有沒有尊重當地的社會文化?」等問題,確認了慈善機構真的是在行公義,做好事的話,才值得接受捐款。

下一次看到「窮情影像」,敬請小心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