擾人的咀嚼聲:你有恐音症嗎?

A+A-

woman covering head with a pillow

你說你怕了咀嚼食物、刀叉刮碟甚至翻閱報紙的聲音?不少人相信會嗤之以鼻:這也要煩,你有病吧?

也許這倒沒說錯,這種病就叫「恐音症」(misophonic)。患者對雜音特別敏感,甚至產生恐懼。他們絕非大驚小怪,或想嘩眾取寵,箇中難受的感覺,也不是「忍忍就過去」、「包容一下吧」的程度。英國的 Olana Tansley-Hancock 是其中一名可憐人,生活中的呼吸聲、咀嚼聲甚至磨擦聲,都令她煎熬難耐,她直言:「我會想去把人痛打一頓。」

她自 8 歲起深受其害,與家人用膳只覺「吵耳」,非得躲在房裡吃。發病廿年以來,她最怕人吃薯片,「光是扯膠袋時的沙沙聲,就夠惹怒我。」她強調,這並非普通的煩惱,「很長時間,我都避去戲院;坐半小時火車,也要換車廂 7、8 次:上班受不了雜音,哭泣和恐慌的時間,遠多於工作。」向家庭醫生求診,卻遭對方嘲笑,輾轉過後才知是患了恐音症。

此病現時無藥可醫,Olana 唯有常戴耳塞,並避免攝取咖啡因和酒精,因為那些都是加重病情的「垃圾」。她表示:「我的病情相對溫和,也能保住工作。但我知道有很多人根本無法上班。我可謂不幸中之大幸。」誠然,恐音症的患者數目,至今尚未清楚,因為此病難以確診,亦是新近發現而已。為讓社會正視此症,英國一批科學家近日就對此進行研究。

對恐音症患者而言,旁人每吃一口薯片,就好比向他們挑釁一次,激得怒火中燒。
對恐音症患者而言,旁人每吃一口薯片,就好比向他們挑釁一次,激得怒火中燒。

他們為 Olana 在內的 20 名恐音症患者及 22 名非患者,進行腦部掃描。當志願者身處磁力共振掃描機內,會聆聽多種聲音:中性聲音(如下雨聲)、一般惹人不快的聲音(如尖叫聲)和他人觸發的聲音(如咀嚼聲)。結果顯示,恐音症患者的前腦島皮層(anterior insula cortex),即腦內連結感官與感情的部分,表現得過度活躍,聽到他人觸發的聲音時,亦會心跳加快和冒汗

紐卡素大學神經科學家 Sukhbinder Kumar 指出:「他們聽到聲音時,都會情緒激動,但遇上他人觸發的聲音,反應特別激烈。」他形容:「絕大部分的反應都是憤怒,而非厭惡。最初似是正常反應,過後卻趨向過激。」他相信對患者來說,研究是個喜訊,「這是首次點明患者腦部的結構和功能與常人有異,說服心存懷疑的醫學界人士,這確是一個病症。」

紐卡素大學及倫敦大學學院的認知神經病學教授 Tim Griffiths 坦言,過去自己也是質疑的一方,現時才明白患者的病徵,是如其相似。「我們找到證據,指出患者腦內控制機制的不同,建立此症的基礎。」研究者希望,最終能夠明白恐音症患者腦內的不同,以研發新的治療方法,而其中一個方向,是利用低壓電流通過頭顱。Griffiths 表示:「我希望這能撫慰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