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福利」:示威可放有薪假?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圖片來源:路透社

杜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有幾多人愛他「敢說敢做」,就有幾多人炮轟他「任意妄為」。光是華盛頓婦女大遊行,就有 50 萬人到場反杜林普,同類型活動更陸續有來。面對這波抗爭浪潮,不少公司乾脆向員工發放「示威假」,讓他們在上班時間帶薪抗議。這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手段?抑或社會撕裂下的大勢所趨?對僱傭雙方又有何利弊?BBC 近日撰文探討

Howie Barokas 在西雅圖經營的公關公司,近日有員工想要請假示威。他非但送對方一天有薪假,還附贈一套「抗議工具套裝」,內有暖包、手套、箱頭筆和告示板。這是他首次批假示威,但在當下的社會氛圍,以及就移民權等爭議,難再把政治置於工作以外。他強調:「並非要將政治信念加諸員工身上,但我相信行動主義(activism)是重要的。」

部分企業批出「示威假」,固然有其私心。Humanyze 是協助企業透過分析來預測員工行為的初創公司,創辦人 Ben Waber 在上月底向 21 名員工表示,批准他們帶薪休假示威。他表示:「今時不同往日,我們看到自己人受到威脅。」指的是杜林普對 7 個伊斯蘭國發出的入境禁令。他憂慮禁令有礙招聘海外人才,認為容許員工請假示威,是不可或缺的安排。

資深廣告人 Alex Holder 在「衛報」撰文,亦指現時「行動主義」比「性暗示」更叫座。企業討論社會議題,公然支持小眾群體,某程度是行銷手法,所以它們絕不「匿名行善」,反而要發聲明、開記招,務求讓公眾知道此等「善舉」,博取更多支持。事實證明這招見效,召車公司 Lyft 宣布向「美國公民自由協會」捐出 100 萬美元後,該 app 下載數首次超越 Uber。

品牌顧問 Allen Adamson 指出,過去「企業論政」,多流於捐款或遊說,以求分散風險,與公司或僱員的價值觀無甚關連,但近年明顯轉變。他形容:「它們過往只管簽發支票…… 現在則鼓勵員工表達意見。」發放「示威假」正是策略之一,此舉能使員工感到公司尊重其志,或有助降低辭職率。

約 2,000 名 Google 員工參與反入境禁令示威。圖片來源:Louis Gray/Twitter
約 2,000 名 Google 員工參與反入境禁令示威。圖片來源:Louis Gray/Twitter

任職 IT 顧問的 Steve Dakhe 正是為之動容。上周他收到上司的電郵:「你可在上班時間上街抗議…… 請致力確保工作準時完成,但若你需要暫時放下工作,參與示威,我會鼓勵你。」他覺得,在這間人手相對緊張的公司,能發如此聲明,是勇氣和對員工「份外尊重」的表現,反映 CEO「願意冒降低效率的風險來支持這些運動」,訊息特別有力。

Adamson 提醒,雖然鼓勵行動主義,有助吸引「同聲同氣」的年青人入職,或選購該公司的產品和服務。但長遠而言,有可能嚇退政見不同的顧客,而若是員工意見分歧,公司或會陷入兩難。對於政治關係和商業利益更為複雜的跨國企業,立場恐怕更是為難。

Ben Waber 發放「示威假」時,沒想得這麼多,卻也顯得小心翼翼,因要避免強迫任何人,甚或暗示員工:他們要有某種政治立場。他表示,決定以個人身份抗議入境禁令時,不想讓下屬感到壓力,以為自己定要與公司立場一致,只是希望他們明白,不用扣掉薪水或假期,也有支持個人信念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