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年輕人政治冷感、甚或是政治無知的徵狀,大部分已發展國家的投票數據均反映,愈年輕一群的投票率往往愈低。在英國或波蘭,少於一半 25 歲以下的青年人曾在最近一次的選舉中投票;在 2015 年的瑞士聯邦選舉,有近 3 分之 2 的「90 後」選擇坐留家中;在 2014 年的美國國會選舉,則有約 5 分之 4 的「90 後」選擇不去投票。到底年輕人是對政治冷感,還是有另一番體會?
Alex Orlyuk 是一個生於蘇聯的 28 歲青年,6 歲時搬到特拉維夫(Tel Aviv)定居。儘管他一直密切關注以色列的政治動向,並認為以色列政府應當與巴勒斯坦多加斡旋以達致和解,可是自他具投票權以來,他在過去 4 年的總統大選中,卻未曾投一票。他不認為這是種違背了「義務」的表現,相反是更有力的「政治表態」,明確表示他並不對任何一個參選政黨抱一絲希望--若以色列政府依然是可預期地讓人失望,繼續漠視腐朽實況而「孤注一擲」投票給「不值得」有票的政黨,變相或是助長了惡的「平庸之惡」。
- 英國喜劇演員 Russell Brand 曾在 BBC newsnight 的一段訪談中直言自己從沒投過票,當主持人反問他理由,Brand 詼諧的回應反映另一種聲音。
積極去設想另一些可能性,似乎構成了年輕一輩默認的新主調。這趨勢除可見於知識份子的一些論述外,亦可反映於現今美國年輕人如何界定自我政治身份上。根據 Pew Research Centre 的統計,儘管承認支持民主理念的年輕人有增無減,在 18 至 33 歲的一群中,卻只有 4 分之 1 人會指稱自己為「民主黨」一份子,半數人會形容他們是「獨立的」;但就 69 歲以上的一群而言,卻只有 3 分 1 人會這樣做。
對於 80 或 90 後來說,大部分「政治承諾」不外乎是空中樓閣。不過,普遍年輕人不取信於政黨的理由會是空穴來風嗎?單看美國 2012 年數據,只有 15% 的年輕選民曾獲政黨接觸;反觀較年長一群, 10 個選民中便有 6 個曾獲政黨接觸,這就反映了政黨的競選取向。另外,在擬定政策方面,年輕人常常遭到忽視;例如在英國政府財政緊縮的情況下,英國退休人士的免費乘車計劃、電視牌費津貼和電費津貼得以保留,年輕人的房屋津貼卻被削減。
若要鼓勵年輕人投票,重新肯定民主投票的價值,有人建議強制投票、或將投票的合法年齡推前。事實上,澳洲、比利時、巴西就使用了強制投票,美國前任總統奧巴馬亦曾公開表明,強制投票或許是中和「極端思想」的一步;至於阿根廷、奧地利,則試圖把投票的合法年齡推前至 16 歲。可若果真如此,這亦代表我們即將回到老問題:一個人到底要到多少歲才算成熟,能夠參與政治?而投票權對於年輕人來說,其「價值」代表了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