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暉國際郵覽台:從郵票看利比亞的前世今生

A+A-

利比亞內戰自 2011 年爆發,至今該國仍存在多個不同勢力的角力。其實在卡達菲政權之前,利比亞亦曾經歷多次政權改變:她曾先由殖民地變成王國、再到卡達菲政權,而該政權又於阿拉伯之春被推翻。這次不妨試試從郵票角度入手,了解利比亞局勢的前世今生。

意屬利比亞:墨索里尼復興羅馬帝國計劃的重要一環

早前本欄曾提過,德、意兩國曾推出以希特拉、墨索里尼二人為主題,並以「兩個人,一場戰爭」作標語的紀念郵票。其實這款郵票亦曾在利比亞推出,原因是在二戰前,利比亞曾是意大利的殖民地。

libia我們現今認知的利比亞地區,實際上是由三個本來獨立的地區合併而成,包括昔蘭尼加(Cyrenaica,今利比亞東部)、的黎波里塔尼亞(Tripolitania,今利比亞西北部),和費贊(Fezzan,今利比亞西南部),這三個地區分別自 16 世紀至 19 世紀各自被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吞併,但一直都被視為該國三個位於北非的獨立行政區域。1910 年代,意大利、鄂圖曼帝國爆發戰爭,鄂圖曼帝國戰敗並割讓上述三個地區給意大利。

意大利對這三個地區的行政規劃曾有一定變更,但大多都是分別管治;到了 1934 年,意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將上述三地合併,並沿用羅馬帝國時期對當地的舊稱「利比亞」來命名,利比亞才成為當地的正式名稱。這三個地區過去曾是羅馬帝國的北非行省,合併、改名的行動,實際上是用來配合墨索里尼建立「新羅馬帝國」的目標。發展意大利在非洲的勢力,正是他的願望。到了 1943 年,意大利戰況不利,亦失去對北非的控制,利比亞於是由盟軍控制。

盟軍控制下的利比亞

當時的黎波里塔尼亞、昔蘭尼加由英軍佔領,費贊則由法軍控制。英國於是發行下圖中,加蓋了「B.M.A. Tripolitania」和「M.E.F.」的郵票,前者在的黎波里塔尼亞,後者在昔蘭尼加使用。「B.M.A.」的意思即是「British Military Administration」,也就是英國軍事管理下的的黎波里塔尼亞。而「M.E.F.」則是「Middle East Forces」。

libia2

伊德里斯一世:由獨立運動家到利比亞國王

後來成為利比亞王國首任、唯一一任國王的伊德里斯(Idris),長期是活躍於昔蘭尼加的政治家,當意大利殖民北非時,他一直爭取昔蘭尼加地區獨立。1943 年盟軍於利比亞與意、德軍作戰時,伊德里斯亦有與其他昔蘭尼加獨立運動者協助盟軍作戰。1949 年初,在英國人支持下伊德里斯建立了昔蘭尼加酋長國,也就是後來利比亞王國的前身。

1949 年尾,聯合國決定支持伊德里斯的建議,將昔蘭尼加、的黎波里塔尼亞、費贊三地合組成聯合王國。1950 年尾,利比亞全國代表大會推舉伊德里斯擔任利比亞王國首任國王。他於 1951 年尾登基,由他領導的昔蘭尼加酋長國亦隨即成為利比亞王國的其中一個省。因此,昔蘭尼加酋長國實際存在時間只有 1949 年至 1951 年。時間雖然不長,但該國在 1950 年初,推出了下圖中以伊斯蘭聖戰士(Mujahid)為主題的郵票,可說是該國短暫壽命的印記。這款郵票以「Post of Cyrenaica 」的名義推出,而 1951 年利比亞王國成立後,後來的郵票均以利比亞的名義推出。

libia4

由卡達菲到現今

libia51969 年 9 月,卡達菲推翻伊德里斯統治的利比亞王國,建立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後來的郵票,自然經常以卡達菲本人的肖像為主題。圖中是 1985 年,利比亞為慶祝 16 年前的 9 月革命發行的紀念郵票。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卡達菲深信伊斯蘭教,因此他將利比亞國旗、國徽都改成伊斯蘭教常用的綠色。這款郵票的主色,因此也是綠色。

2011 年利比亞內戰爆發,卡達菲政權被推翻,當地隨即陷入漫長的內戰、各大派系鬥爭。雖然現時利比亞東、西部雙方仍未能完全達成共識,但近年正逐步進行和解工作。

2016 年,當地推出了慶祝 2011 年 2 月革命 5 週年的紀念郵票,從圖中可見,郵票以完整的利比亞版圖、握手的二人為主題,可見當今利比亞重視的,已不再是過去的領袖,而是國民、國家的和平、和解。

libia6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