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原來是人造的?

A+A-
撒哈拉沙漠,竟由人類所創?
撒哈拉沙漠,竟由人類所創?

在萬年前,撒哈拉沙漠原是一片濕潤綠洲?撒哈拉落得今日沙塵滾滾景貌,原來是人類的錯?首爾大學的考古學家 David Wright 近日於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質疑撒哈拉沙漠是因地球軌道及自然植被變更而成的主流理論,並提出人為因素是撒哈拉地區的荒漠化重要緣由。

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 刊登論文的考古學家 David Wright 博士解釋,在東亞一直有理論指,新石器時代的古人的生活方式對陸上景貌的形塑影響巨大,使到內陸降水量下降。他假設,同樣理論亦可應用到撒哈拉地區上,分析該處荒漠化之成因。

為一證假設之真偽,Wright 檢閱大量撒哈拉地區畜牧活動的考古證據。其後,他再將這些證據與「灌木植被」(scrub vegetation)擴展紀錄作比對,得出的結果肯定了 Wright 的想法:約 8,000 年前,畜牧社群在尼羅河附近形成,並逐步向西延伸,每當社群西移,灌木植被都會同時擴展。灌木植被之擴展,是土地生態轉變、步向沙漠化的跡象。

撒哈拉地區的牲畜活動增長,引發了連鎖效應。首先,牲畜對食物的需求使到當地的植被幅蓋率下降。當植被減少,土地的反照率(albedo,即指土地表面反射陽光的比率)則會提升。反照率的提升繼而影響該地區的大氣狀況,減少雨季降水。降水量下跌即加速撒哈拉地區的荒漠化及植被喪失。此循環反覆發生,最終影響整個撒哈拉地區。

Tadrart Acacus
荒漠化提升了土地的反照率,反照率影響地區的大氣狀況,減少雨季降水,最終擴大荒漠化。

儘管目前還需很多資料才能充分確立上述的連結,但 Wright 相信,撒哈拉沙漠底下「埋藏」了大量證據。以前的撒哈拉地區湖泊處處,這些水源痕跡應藏有植被變遷的證據。所以,Wright 提出「我們需要深入這些湖床索取植被紀錄」並利用得出的數據去鞏固論據。

雖然撒哈拉的「人為」荒漠化已是幾千年前的舊事,但這舊事在現今意義非常——原來人類一直對環境及氣候破壞都有責任。無論是撒哈拉沙漠的形成、早前提過亞馬遜的變遷史,還是當今的全球暖化現象都指向同一殘酷事實:人的破壞力驚人,並為子孫的未來種下惡果。